穿城堰:穿越市井烟尘(一)
□高建平
穿城堰静静地流淌了多少年?已很难找到确凿记载。经过了一次次清淤、治理,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当德阳发展壮大为一座中心城市时,穿城堰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只有老县城的居民们说,穿城堰还在流淌——在钢筋水泥的构件和楼群的完全覆盖下流淌,再也找不到一处敞亮的河道而已。
德阳置县于唐代,但修筑起城墙,形成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县城却是在明代。特别是到了明代中期,各封疆大吏和守臣无不把修筑城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是鉴于四川境内频发战乱,必须加强筑城用以防御;二是明初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到中期有了积累,为修筑城池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德阳县的城池修建,始于明天顺初年,以石头为主筑起城墙,全长一千三百丈;城墙外护城的河水、城墙内人畜的饮水、消防、卫生等都必须依傍有水的河流方能满足。
我们大致可以判断,穿城堰穿城而过是自然地流经加人工的筑堰!
这一条堰河,在民国前的官修县志中,被称为黄胶堰,流进县城后与百姓朝夕相处,渐渐地就被叫作穿城堰了。约定俗成,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版《德阳县志》始将穿城堰记载进去。的确,作为绵阳河(绵远河)的支流,它从北到南,贯穿了大半个德阳县城。
穿城堰自县城的西北角左拐、然后流经正北面的五台山和县署后院。德阳县署初建于何年,无从考据,只查到明洪武十四年再建,却遭兵燹毁圮的记载。到了清代,朝廷出台过硬性规定:各地文武官员皆设衙署。按照“吉地不可无水”和“祥址要选高处”的观念,德阳县署衙门的主体建筑就建在了县城中轴线的北起点上——既接水又靠山。
水当然就是穿城堰了,一河的清冽,流得不紧不慢;山便是五台山。清嘉庆版县志称,五台山是县北绵延百里的小丘;民国版县志则说是自然或人工垒砌的城北屏障。现在,已看不到小丘在当时是如何绵延。但是,从整个县城的地势来看,确属北高南低。清代时,县署经上任的各县令陆续修缮扩建,至嘉庆十三年,才形成较完整的建筑群,依照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有序排列。到了民国建立,县衙改为知事公署,撤去万岁牌,降下黄龙旗,升起五色旗。1930年,知事公署又改称县政府,原户、仓、工、吏、民、刑、兵、礼八房改名为各局、科。过去的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的房舍或被彻底改造,或拆除重建。只有大门口两棵雌雄异株、三人合抱的皂角树还依然蓬勃,雌株结着饱满、黑亮的皂角。
新闻推荐
“智慧警务”即时发现即时管控。安装智慧门牌、升级旅馆人脸识别系统、高清视频监控……今年以来,旌阳区公安分局加大对辖...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