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
公共法律服务一对一。市司法局供图
(上接第一版)
市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罗晴认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成后提供的驻点服务越来越多,服务窗口越来越近,走进基层越来越实,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
尤为重要的是,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为德阳“三能”服务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广“三能”服务
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据统计,目前德阳已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站127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室1533个,小区公共法律服务点217个,法律顾问公示牌2190个,全市178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了全覆盖。
德阳加快推进“四级”平台建设,旨在通过疏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毛细血管,畅通公共法律服务微循环,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也得益于平台建设,德阳实践中创新探索出基层“随身+”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迅速在德阳经开区试点,率先尝试“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的随身法律服务,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管用、好用、愿意用、习惯用。
“抬头能见”——群众走出家(单元、楼栋)门抬头就能看见门口张贴的“法律顾问公示牌”,知晓派驻本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姓名、执业机构、联系电话、主要职责和驻点时间以及“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12348四川法网”、“德阳普法网”等基本信息,可随时咨询法律问题。
“举手能及”——村(社区)、人口聚集小区和院落出入口设置“法律服务便民箱”,箱内放置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群众举手就能拿到。
“扫码能得”——搭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法律顾问公示牌”、“法律服务便民箱”和宣传资料上公示四川司法微信公众号、德阳司法微信公众号、县(市、区)微信公众号、法律顾问微信的二维码等,群众扫码就能获取相关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信息,通过加入“法律顾问微信群”与法律顾问适时交流法律意见,共享网络法治快餐。
此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司法鉴定、代理代办等全部法律服务事项,通过轮流选派优秀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值班,及时解答群众咨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官方微博、微信上设立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在线互动等栏目,基本实现线下、线中、线上全程全域法律服务。
试点工作推开不久,四川朗照律师事务所李俊婷律师通过电话接受法律咨询80余件,通过微信群解答疑问及普法60余次,参与调解4次。市司法局根据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热点问题,组织律师集中到社区分别举办婚姻家庭和物业管理两次讲座,真正实现了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
先行先试,敢下深水,德阳“三能”服务模式成效明显。2018年12月28日,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作出批示,要求作为基层创新经验在全省广泛推广。
同时,该服务模式也引起司法部高度重视和关注,司法部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德阳调研。“三能”公共法律服务的德阳实践,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供了有力借鉴。
“依照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要求,推进服务扎根基层、贴近百姓。”德阳市司法局局长陈春平表示,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加大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德阳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