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古渡口

德阳晚报 2019-04-17 09:49 大字

因地处盐道枢纽,清代、民国至解放初的数百年间,凯江旌阳段的几个渡口曾十分繁忙。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凯江通江段相继建起3座水利发电站,由于大坝水位提升,政府从安全角度考虑,把三分之二的街道整体搬迁到一公里以外的龙洞村二组,从此古老的金锣人行桥和通江老街就不复存在。为了行人方便,还先后修建了两座大桥,虽然渡口已被废止,但渡口遗迹却保留了下来。

其中,金锣古渡口是过去远近知名的渡口,“金锣古渡”的石碑至今还立在凯江河边的金锣村3组。从一间两层楼旁的小路进去,得走上一段弯弯绕绕的泥巴路,才能看到这块石碑。如果没有熟知情况的当地人带路,很难想像,如此杂乱的田地间,就是当年最繁忙的码头和渡口。

“除了金锣渡口,凯江旌阳段还有两个渡口,双碾渡口的石碑至今仍在,但传说张飞率军渡河的钻子口渡口,就只能在枯水期还能看见方形条石。”肖方春是地地道道的通江人,在通江镇还未整体并入双东镇时,他曾是通江镇的党委书记、镇长,家就住在双碾渡口附近的五显庙旁边。

观音岩一段的凯江河面并不宽,但因深不可测,令肖方春印象深刻。“附近村民有句老话——观音岩的船,只撑一篙杆。”肖方春说,凯江在旌阳区境内虽全长12公里,但这一段尤为水深,若没点撑船技术,是到不了河对岸的。

72岁的谢长凯在凯江边住了几十年,从1995年凯江村通桥后,他便在江边修起了房,开起了小卖部。他说,通桥前,大家去哪里都靠渡船,读书、赶场、上医院生孩子……无一例外。

新闻推荐

旌阳 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 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

本报讯(记者曾可嘉通讯员饶龙泉)近日,旌阳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德阳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正在办理的一起涉黑恶势力犯罪案...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