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与德阳城市化

德阳日报 2018-12-19 10:02 大字

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1983年8月成立地级市。1964年至70年代末,国家在德阳投入10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形成了重型机械、大型发电设备、建材、化工、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构造出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国防军工优势,推动德阳成长为全国第三个“重型机械、大型发电设备”工业基地。

德阳重型机械与大型发电设备基地的崛起

上世纪80年代初,以二重、东电等大型企业为主的重型机械、发电设备、电工专业设备等生产能力全面形成,迅速发挥出“服务全国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重大作用,强力推进了德阳工业化进程。

技术先进、产能巨大。“举全国之力”在德阳建设的大型机械工业本为“国宝级”项目,所装备的主要生产设备,在当时国内均属于一流,投产后又陆续从国外引进了系列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中国第三个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初步形成。“一五”时期,中央在苏联援助下,利用上海机械工业,以齐齐哈尔—哈尔滨为中心建成了“第一重型机器厂与哈尔滨动力设备生产基地”和“上海重型机器厂与上海动力设备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中央投入巨资在德阳建设重型机器和发电设备工业,要尽快将德阳建成为具有“军民结合、平战两用”的全国第三个重型机械工业基地。经近20年建设,德阳基地(含绵竹)为国家冶金、矿山、水利电力、航空航天等工业、科研部门提供近30万吨轧钢和锻压设备、工矿配套产品,设计制造了单机容量1万千瓦至32万千瓦成套水轮发电机组(水力发电设备)约90套。

德阳城市化新发展

城镇人口扩张。首先,县城人口的成倍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德阳县新进三线企事业职工16609人(未含家属),职工人数达到34910人。到1981年底,县城总人口达11万人,成为四川省县城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其次,新工业镇人口超速增长。罗江、黄许是三线和地方工业项目布点最多的第二、三大镇。第三,城市化“高位运行”。1965年,德阳城市化率为18.2%;当年全国城市化率为18.4%,四川省城市化率为9.4%,德阳县城市化水平高于全省水平8.8个百分点,同全国城市化率相当。1980年,全县城市化率为17.5%;当年全国城市化率为19.4%,四川省城市化率为9.2%,德阳县城市化水平高于全省水平8.3个百分点,仅低于全国城市化率1.9个百分点。

城镇建成区规模快速扩展。1949年底,德阳县城仅有人口约1.8万人,建成区1.47平方公里。1981年底县城面积扩大至9.5平方公里(含城郊各工厂用地),比1949年底净增8平方公里,其中新建成的企事业单位约占县城新增面积的85%,净增4倍。

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保证三线建设的迅速展开,四川省规划设计院于1964年下半年对1959年德阳工业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因此,大量为三线单位生产生活服务的市政设施和县城内外的交通设施得到较大完善。

德阳城市功能全面革新

第一,从农业小县城向新兴重工业城市的转变。1982年底,德阳拥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3家,基本形成“规模位居全国第三”的重型机械和电站设备制造工业体系,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建材、化工、轻纺、食品等工业体系。

第二,经济职能超常扩张。据1982年底统计,德阳县境内地属以上厂矿有23个,全县工业固定资产近11亿,占全省3.3%,地属以上厂矿每年给国家上缴税利近1亿元(不包括德阳县级财政收入3000万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2.86%。另外,当年德阳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07亿元,约占全省1%。

第三,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城市基本职能。以二重厂为例,到1985年,自行设计的产品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且从出厂技术指标看,达到国际上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期同类产品水平。

德阳于“1983年8月成为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由县升格’的跨地区组建的地级市和全省第二个新建地级市”。1986—1996年又快速发展为仅次于成都、重庆的“四川省第三大工业区”,乡镇企业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一位”,形成了川渝地区最为密集的“城镇体系”。“十五”期间,德阳成为“四川省第二工业中心”和“世界最大生产规模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周明长(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推荐

管好“最后一米” 屏山街玉泉路率先试行“街长制”

为进一步推进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德阳市率先在市区屏山街、玉泉路试行“街长制”管理机制。据...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