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访“知青楼”感叹“第二故乡”巨变

德阳日报 2018-09-05 10:05 大字

老知青们一起回忆知青岁月。

新闻链接

旌阳区扬嘉镇新隆村村委会旁,有一座灰墙青瓦的二层小楼——“知青楼”。这是德阳市现存唯一的知青驻地,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元素。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0余名知青告别父母与亲人,带着憧憬与困惑,走出繁华喧闹的都市,踏上扬嘉这片热土,开始了他们的插队生活。

8月27日上午10时许,几位特殊的老人来到旌阳区扬嘉镇新隆村。他们既是这里的客人,也是这里的主人。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小青年在扬嘉镇(原扬嘉公社)插队当知青。当天,老知青们齐聚知青楼,共同回忆当年的知青岁月,感叹改革开放40年给第二故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A

1972年,19岁的刘明钰来到扬嘉公社新生大队当知青。在乡下干了一段时间农活后,刘明钰发现队里记工分不太合理:未成家的青年男劳动力只有成了家的壮年男劳动力80%的工分,没有体现同工同酬。

于是,刘明钰找到队长和一些老乡,说明这是不合理的。队长和老乡们答应,用一年的时间作检验:让未成家的青年劳动力和成了家的壮年劳动力干同样的农活,如果表现不错,就可以计同样的工分。“那个时候,在农村劳动全靠人力,耕地播种、插秧打谷、肩挑背扛,虽然很苦,但我和队里的青年小伙都坚持了下来。年底,我们的工分和壮年劳动力不相上下。”

刘明钰称,40年来,第二故乡的劳动者的工具从肩挑背扛到用鸡公车拉、自行车推、板车拉,再到用拖拉机耕种、运输,直至如今的农业现代化种田不下地,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B

1972年,邱会仙到扬嘉公社长春大队当知青时,刚刚初中毕业。

虽然年纪小、个子矮,但好强的邱会仙想要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大有作为,争着抢着干与男劳动力一样的农活。肩扛收割时用的拌桶、拉牛下田耕地、挑粪水上坡……一样也不落下。1974年,她被评为德阳县首届劳模,而且还是女劳模。后来,邱会仙被抽调到公社做一些工青团妇方面的工作。

邱会仙说道,正是那些年当知青的锻炼,才让她回城后见证、参与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有能力和实力从事经营活动,让全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C

敬晓红是到扬嘉公社的最后一批知青。

1977年,她高中毕业来到扬嘉公社青春大队时,这里已建起了知青楼,是公社所有知青的聚居点,有知青伙食团、有统一宿舍。尽管当时的饭菜难得见到一点儿肉,但敬晓红说,知青们比老乡家的伙食还是要好一些。“我们可以从城里带点面条、酱油、猪油什么的。当年用酱油拌面条,再沾点猪油,那是打牙祭特有的美味。而看到老乡们吃的是玉米糊糊加几粒米煮的稀饭,我只好说面条不好吃,玉米糊糊香一些,和老乡们换。”敬晓红顿了一顿说道,“改革开放40年来,现在第二故乡的村民们不是吃不吃肉的问题,而是顿顿换着吃什么肉的问题。”

敬晓红和其他知青一样,还记得当年下乡干活的苦与累:“天没亮就出早工,实在太累,走路都在打瞌睡。当年的路很窄,一打瞌睡就掉水田里去了。现在这里的路四通八达,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敬晓红后来回城进厂,念大学,回厂工作,再成为一名领导干部。改革开放40年,让许许多多像敬晓红一样的老知青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敬晓红称,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正是那个年代的积累才成就了很多知青在改革开放中活出精彩。这是一个时代的馈赠。”

文/图本报记者叶斌

新闻推荐

女教师因“人肉”自杀,作家粉丝不能道歉了事

漫画/勾犇议论风生提高网络人肉的成本,让狂热的网络暴力者付出代价,可能是避免此次事件中女老师自杀的有效做法。...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