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癌症的微观世界 ◎刘忆斯(作 家)

成都晚报 2017-12-08 03:27 大字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李治中(菠萝)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周,一位才华横溢的、我所尊敬的同仁因癌症猝然去世,他是1970年的,才大我五岁。人至中年,对死亡的心理准备在逐年累积,但对它的震撼与恐惧,还是会因相熟的同龄人骤然离世而产生、放大。

据今年初公布的最新癌症报告,我国在一年时间里新增近400万癌症患者,每天1万人确诊,也就是每分钟7个人确诊患癌(这个统计数字一般滞后三年,此为2013年数据)。又有数据显示,我国一年中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已近300万人。照14亿人口来算:一年里,平均500个中国人就有一人会被癌症夺走生命。

随着常识的普及,我们都知道年龄是致癌的第一大因素,癌症多发于免疫力下降、身体机能退化的老年人。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癌症发病、死亡日趋低龄化。几天前,那个曾经写抗癌日记鼓励自己和其他病友的德阳女孩“周周妹儿”也走了,她才29岁。

三年前父亲因癌症去世,此后便有意找关于癌症的书来读,初衷当然是想弄懂癌症到底是种什么病,因何而得,如何致命,怎么预防。知己知彼,方能应对,即便不能应对,也能因为了解而减少恐惧之心。先看了一些医学专著,较为枯燥。后看了一些所谓的名家偏方,难以置信。当然也有恰当的好书。比如印度裔美国医生、作家悉达多·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将癌症拟人化,讲述了一个癌细胞的“人生故事”,看它“诞生”,“成长”,直至“死亡”,角度新颖,通俗易懂。

三联“新知文库”里的《活着有多久:关于死亡的科学与哲学》与《现代医学的偶然发现》,虽不是癌症专著,但充满了智识的发现与延展。前者将癌症形容为“细胞的叛乱”,而癌细胞在人体内的突变与增殖,则被比喻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式扩张。如此笔法,给癌症打上社会学的注脚。后者更是融汇多学科,立体地展开了一部疾病史和一部现代医学史。以书中《巴里的悲剧》一章为例,从“二战”中德国纳粹对盟军的“巴里港空袭”,引出了芥子气泄漏惨剧,进而旁征博引,点明这场祸及数千人的灾难竟戏剧性地推动了癌症化疗的研发,成为今后千万人受益的“福音”。真可谓“祸兮福所倚”。

读这类书越多,遗憾就会越大,因为国内这样的优秀作者和作品奇缺。就在这时,菠萝出现了。两年前,无意间读到李治中(笔名菠萝)的《癌症·真相》,确是眼前一亮。专业清晰的诠释,举重若轻的笔法,不是将癌症的病理融会贯通之人,又如何能做到。今年,李治中又推新作《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算是前作的升级版,加入了更多治疗上的干货以及抗癌新药的解读,身为癌症新药的研发者,作者的观点客观、中肯,不夹私货,令人敬佩。

类似悉达多·穆克吉的手法,李治中也构建了一个关于癌症的微观世界,癌细胞在他笔下不是魔鬼撒旦,而被比喻成“移民”“黑社会”,让人拍案叫绝。我很喜欢他在文中对癌症这些有意无意的调侃,多数人都对癌症畏之如虎,殊不知,我们恐惧的更多的是恐惧本身,如果不能平静、平等地去了解和探究癌症,又怎能看清和弄懂这个人类“头号杀手”的真面目与手段?最难得的是,李治中能从中国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角度出发,既给出人道主义的折中方案,也给予心理安慰,充满了正能量。

说起来,我们对癌症最大的愿景,就是战胜它、消灭它。但李治中的观点却是:“癌症作为内源性疾病,不可能消失。攻克癌症的任务不是彻底消灭它,而是把它变成可控的慢性疾病。”这个结论初听让人沮丧,但仔细想来这也不算太坏。据专业人士预估,未来中国90%左右的家庭中,至少会有一位癌症患者。这个比例从绝症的角度看上去让人绝望,但如果将癌症患者的身份改成慢性病患者,未来的医学发展应该可以做到,而我们也应该能面对和接受吧。

新闻推荐

知艾防艾 德阳人人参与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记者刘蓉)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德阳在市区文庙广场举行了知识竞答暨文艺展演。据介绍,今年国家将“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定为艾滋病日主题,意在说明健康是促...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