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经开区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园区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肖萍)2016年8月,德阳经开区从参加申报的全国35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中脱颖而出,入围2016年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的18个园区名单,成为四川省唯一申报成功的经开区。以此为契机,今年以来,德阳经开区创新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三大模式”,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园区,为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创新企业循环式生产模式。成功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000万元,列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约25亿元。加快推进中电德阳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工程等5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实施废旧树脂砂再生利用、余热利用、烟尘和粉尘治理项目等9个关键补链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开发高效环保节能技术,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以污水处理回用项目为依托,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使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得到了大幅下降。中国二重总投资1800余万元建成投运的“树脂砂热法再生”项目,废钢的循环利用率达到100%,铸造废砂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重复用水率达到90%以上。推进应和机械的“废旧铸造砂再生利用项目”循环化改造建设,通过对废铸造砂的燃烧、分选后,再利用比例可达95%左右,年综合利用废铸造砂近3000吨,每吨可节约成本400元,节约用水8吨。
创新园区循环式发展模式。制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政策和导向目录,提高企业和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建立完善的项目评审机制。采取引导、激励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出台一系列强制性政策,要求重污染企业实施污染整治、清洁生产,有效推进了园区大气污染治理、污水达标纳管。对园区内运输、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已建成绵远河污水处理厂、柳梢堰污水处理厂、石亭江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7.5万吨。市建投公司负责实施的德阳市柳梢堰污水处理厂、绵远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柳梢堰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将由一级B标提升至《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绵远河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由一级A标提升至《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绵远河污水处理厂同步实施二期扩容工程,日处理能力将由目前5万立方米提升到10万立方米。着力节约水资源,有序推进中水回用项目。将中水回用纳入八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形成给排水专章。占地64万平方米的柳梢堰湿地公园、占地230万平方米的南湖湿地公园两个中水回用项目,计划12月底完成初步设计。
创新产业循环式组合模式。集聚上下游配套产业,推动“关联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发挥东汽总投资7.8亿元的燃机研发能力建设(一期)、六合能源总投资7800万元的特种钢废钢回收再利用等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构建重装制造循环经济产业链。金星公司废旧树脂砂再生利用、余热利用、烟尘和粉尘治理项目,在节约新砂、减少运输、防止废弃物公害等方面效果显著,2016年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48吨,二氧化硫0.1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0.121吨,废物综合利用2700吨;信义玻璃余热发电、脱硫脱硝+布袋除尘项目,有效减少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改善了开发区的大气环境质量。2016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硫508.91吨,抗氧化物2500.85 吨,废物综合利用1050吨,形成节能能力6145吨标准煤;四川合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密胺泡沫生产尾气焚烧余热利用项目,将发泡工段及干燥工段产生的尾气当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热能回收,2016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碳713.78吨,形成节能能力562吨标准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伍玲)近日,城北街道秦宓社区内,几十个小朋友在书法老师的带领下,全神贯注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今天教第二次了,我觉得很有用。”课堂上,拿着老师自编的教材和免费提供的习字本、字帖,小...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