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深秋书海中,看见更大的世界

华西都市报 2021-10-15 03:03 大字

随着国庆假期的远去,2021已进入倒计时。在朔风凛冽的冬季到来之前,让我们先饱尝秋的千姿百态,珍惜当下好时光吧。在感受季节变化的同时,阅读当然必不可少。对于四川读者来说,家门口的大规模书展——2021天府书展,是一个可以挑选精神食粮的良机。在书里寻找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构,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世界,拥有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于深秋书海中,看见更大的世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迎接2022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

徐英瑾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必然会强烈冲击并深刻改变人类既有的生活模式。在人工智能学界,关于何为智能的基本定义目前没有定见,而由此导致的技术路线分歧更是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听听哲学家的相关思考。实际上,除技术问题外,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和伦理基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有鉴于此,本书作者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从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哲学问题入手,关注话题如“强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争论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等。徐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哲学,知识论,认知科学哲学等。

《鲁迅的饭局》

薛林荣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著作或者与鲁迅相关的书陆续出版。《鲁迅的饭局》角度独特,从日常的饭局入手,带我们窥见“大先生”生动的精神面貌。作者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同时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

《小镇奇谈》

七月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个充满悬疑、冒险、奇谈的少年故事,书中弥漫着上世纪90年代的怀旧气息。既有对宇宙终极命题的思索,对少年内心世界的描摹,也有对上世纪90年代的怀念。生长于绵竹市汉旺的作者七月是当下国内科幻文学界一颗耀眼的新星。他是南京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酷爱科幻。七月少年成名,十七岁就发表了处女作,曾获得科幻银河奖、星云奖、第11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金奖等多项荣誉。在这部新作中,七月将自己的创作母题上升至星空,下沉至现实,给了读者不小惊喜。

《跑步集》

李敬泽著 花城出版社

当作家李敬泽谈跑步,谈的远不只是跑步,还有文学、人生,还有自我与他人这种哲学命题。《跑步集》收录了李敬泽近年来关于文学艺术的各类评论、序跋、随笔和对话,文章中既有中国文学艺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中外当代重要作家的评述,也有对近年来文学现象的细致剖析,见解独特,文采斐然。李敬泽热爱跑步,在他看来,跑步是一个去掉“我”的好办法。一个写作者或者一个阅读者,如果能像跑步时那样,从有限的、顽固的肉身中的那个“我”跑出去,“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至大无外,会觉得这个世界如此清新饱满、进出无碍。人人皆可在奔跑中放下自我,进入广大无边的世界。”《纸上》苏沧桑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她走到山水之中去写作、去表现、去感悟,试图还原中国人对待手艺、对待劳动、对待时间的思考。该书由七篇长散文构成,以中国南方珍贵的非遗文化、手艺行当、风物人情(桑蚕丝绸、传统造纸、草台戏班、茶农生活、养蜂人家、古法陈酿、西湖船娘)等为基本元素,截取鲜活的人生横断面,抒发山水之美、日常之美、劳动之美。作者带我们在历史构造的诗意江南之外,在民间和生活中看到另一个江南。

《凉山纪》

何万敏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用图像与文字记录凉山的书籍。作者何万敏糅合了人文地理随笔和地方史志两种写作方法,既介绍凉山的风物人情、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又对凉山的人文多作描述。这些描述带有深厚的个人体验与感性色彩,又不失理性分析,对一些外界感觉神秘甚至误解的风俗加以厘清,以正本清源。何万敏,生于凉山,长于凉山。凉山是他的故乡,更是其精神高地。凭借其新闻记者职业训练的敏感和洞察力,加上对凉山的深厚感情,横断山区的高山激流在他的笔下变得丰满而立体,充满温情与敬意。在地域偏远的地区,何万敏的足迹与历史之道合辙、合股而绞缠,由此托举起扎实、丰满、感人、绵延的叙事。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齐东方著 中华书局

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之路,也是东西对话之路,是友好往来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融合之路。齐东方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在书中,他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古代文明,看考古现场,“读”出土文物,亲眼见证遥远的历史。书中有大量考古现场和文物的精美照片,是不可多得的考古视觉盛宴。

《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

蒋韵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告诉我你吃什么食物,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民以食为天,饮食之于中国人,有着果腹之外的伦理、亲情、社会等深层次意涵。全书以奶奶、母亲、“我”(蒋韵)三代女性的主厨食谱为经,以开封、太原、香港等城市空间的辗转为纬,串起了一个北方的行医世家——孔氏家族长达七十年的风风雨雨。作者蒋韵以饮食为线索,跨越漫长岁月,辗转不同地方,通过几代人的烹饪记忆、餐桌往事串联起家族回忆,书中回顾了个人成长,难忘的人生经历,也向在厨房中忙碌一生的母亲们传递敬意,是一部深情、动人、回味悠长的非虚构佳作。

《医学简史》

(加)杰克琳·杜芬著 李冰奇译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随着世界人口激增,人口流动频繁,气候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频发,医学常识迅速成为大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重要科普知识。本书是一部医学史书,同时也是一本医学人文佳作。全书采取通俗的语言,围绕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如解剖学、药理学、产科学和精神病等进行阐述,同时增加了关于公共卫生的新篇章,介绍了广受读者关注的相关主题,如法医学、生物伦理学、遗传学等,并辅以大量珍贵史料图片,对医学史这一浩大综合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脉络进行了梳理,填补了医学专业学科发展史的空白。

《贪婪的多巴胺》

(美)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 E ·朗著 郑李垚译 中信出版社

为什么曾经浪漫的感情也会变淡?为什么聪明的人经常会作出糟糕透顶、灾难性的决定?这或许都与大脑中的一种单分子结构——多巴胺有关。专家认为,这种化学物质控制着你的欲望、想象、冲动、创造力,出乎意料地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巴胺对人类影响力实在太大,理解多巴胺的作用成为解释甚至预测人类一系列行为的关键。充分了解这种物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决策和生活的,能够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功能,提高效率,获得更好的表现。

新闻推荐

聚焦民生服务 德阳做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聚焦民生服务德阳做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了便民服务中心,我们能就近办事,社区干部还会上门为残疾人、孤寡老人...

绵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