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联动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西南商报 2019-12-20 11:04 大字

协调联动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德阳开展地震应急“双盲”综合演练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为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及地震应急工作流程,增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分析判断与决策水平,完善协调联动机制,12月18日,四川德阳市开展2019年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据悉,此次演练是全市机构改革后,德阳市首次举行的大型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12月18日上午9点07分在德阳绵竹市境内发生6.5级地震,部分地区通信、供电、供水中断,人员受伤,并引发了火灾等次生灾害之后的应急处置过程,演练时长约2小时。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随着指挥中心指挥长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开始,就位待命的消防人员分成多个小组立即携带搜救犬、破拆工具、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冲入地震废墟当中。在一栋二层小楼中,模拟伤员被困,消防人员使用切割锯及电钻等工具对楼板和防护栏实施破拆,随后通过架设绳索把伤员固定在担架上运送到楼下,等待在楼下的消防人员迅速将伤员抬往医护人员处处置。在一处坍塌的废墟当中,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均发现了生命迹象,消防人员立即使用工具将掩盖在伤员上方的砖瓦清除,最终将伤员救出。

而另一边,德阳市立即启动了地震应急Ⅱ级响应,成立德阳市“12·18”绵竹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在地震30分钟后召开,通过桌面演练的方式,执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层面的分析决策与指挥过程、县(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市指挥部的协调联动、现场搜索与救援等。救援现场还与指挥部现场视频连线,实时掌握救援动态,指挥部署救援方案,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实施救援……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演练不同,此次地震应急综合演练采用“双盲”的方式:即事前不通知参演单位演练时间、地点和演练内容。重点检验各级各部门信息沟通、传递是否畅顺;检验各级人员对预案的熟悉程度以及预案的可操作性;检验在突发时间发生后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定位是否明确;检验应急指挥是否科学、应急处置是否得当。

此外,演练采取桌面推演与实战演练相结合,在会议场所开展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县(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异地分组桌面演练,在室外模拟场地埋压人员搜救和重型机械设备废墟清理等实战演练。各演练场地之间利用消防音视频会议系统和单兵通讯设备实现音视频联通和互动。

新闻推荐

现场“考查”安全知识专家“挑刺”风险隐患 记者直击危化领域安全生产检查

执法人员教授厂方工作人员整理消防水带。本报讯(文/图记者曾可嘉)“你们这个消防水带这样整理,如遇到突发火灾,根本不可能快...

绵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绵竹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