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

家庭生活报 2019-11-26 00:47 大字

□ 绵竹市精神病医院 唐文君

随着当下社会变化剧烈,精神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人们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对精神疾病深入研究,探究其早期表现,明确发病前兆并进行准确判断,对于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与护理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探究精神疾病早期表现,需要对精神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前兆症状以及具体病症分类都有基本的了解,再进行准确判断,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精神疾病基本病因

精神疾病发病原因多在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类,而且很多精神疾病常会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生物学因素。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脑部结构功能、神经化学反应等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相关研究中发现,精神疾病常具有极强的遗传倾向,很多精神疾病共享遗传异感基因,并受复杂生活环境影响,比如躁郁症、精神分裂症都会遗传。各类神经生化因素,如神经递质、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都与精神疾病发生有很大关联。脑部受各种外伤,或者患有脑部肿瘤,出现营养代谢异常,也会导致病症发生。同时精神疾病还会受年龄问题影响,老年人群由于生理机制的下降更容易患各种精神疾病。

心理因素。在强烈危机、紧张、创伤之后,很容易导致精神问题发生,很多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就是在经历严重的精神刺激伤害之后产生的,心理问题的持续发展也会导致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

社会因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受财富、战争、疾病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一般贫困、无定性、资源匮乏以及欠缺援助的地区,人们精神疾病发生的几率更高。

精神疾病的前兆

精神疾病在发病前会出现各种比较明显的表现,如缺乏自制力、产生幻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行为怪异等。

性格突然变化。由原本活泼开朗、热情积极的性格突然变得冷漠少言,不愿意与人相处,喜欢独处,生活不规律,尤其表现为对生活工作缺乏激情,散漫松懈等。

情感紊乱。出现经常性情感反差变化,时而情感冷漠,时而表现明显兴趣和热情。情感前后变化明显,时常莫名其妙大哭大笑,无法控制自身情绪,脾气暴躁易怒。

行为异常。行为举止与寻常不同,喜欢独处发呆,表现各种诡异行为,常人与其难以进行正常的交流。

敏感多疑。患者突然表现敏感,将自己置于周围环境的中心,认为身边各种议论都在于其自身,出现饮食不定等问题,产生被害妄想,有时甚至出现幻听幻视及各种幻觉,表现出一定的失控性。

出现睡眠问题。逐渐或突然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即便睡着也会因睡眠不深很容易被惊醒,严重患者甚至彻夜失眠、多梦等。

精神疾病的判断

依据精神疾病早期表现出的症状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结合症状进行分析,对患者精神疾病的类型进行明确,对于之后的治疗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确定。包括询问患者本人精神感受,向近亲属或知情人获悉患者相关病史、发病的具体经过、治疗介入情况等,对患者疾病基本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对患者进行精神症状的全面检查。通过对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症状进行分析,确定患者精神疾病的基本类型。

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以及各类实验室体检项目,对患者的躯体情况以及精神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患者精神疾病产生与否,并得出具体的精神疾病诊断情况。

在对精神疾病患者早期的判断中,需要医师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按照患者精神状态的表现情况进行不断的评估修正。

新闻推荐

绵竹 庭长进社区 宣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本报讯(记者张伟)近期,绵竹法院孝德法庭庭长沈黎走进孝德镇兴隆社区“妇女微家”,为村民们带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普法讲堂。普...

绵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竹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