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出台 绵竹年画保护条例 系国内首部

德阳晚报 2019-10-23 09:14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伟)今年9月底,《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通过,由德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据悉,该《条例》是目前国内首部针对年画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绵竹木版年画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品多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有着实用性和情节性并重的特点,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绵竹年画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07年至2019年间,从事年画产业企业、商家增至39家,涌现了以三彩画坊、四汇斋、轩辕年画等为代表的优秀年画企业,从业人员从不到100人发展到1500人左右,年画产业收入从不到100万到近5000余万元。

随着绵竹年画技艺传承与保护、年画产业发展、年画人才培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其面临的多样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尤为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地方立法,从制度建设层面消除制约发展的障碍。因此,专门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对绵竹年画进行保护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据了解,即将施行的《条例》分总则、保护与传承、传播与利用、法律责任、附则等五章28条。条例内容简明扼要,着力体现了地方特色。《条例》第三条、第八条,分别列举了绵竹年画需要保护的相关资源范围,规定了建立绵竹年画保护目录的制度和评审程序。此外,还规定了绵竹年画衍生品保护目录制度,将具有重大创新、传播价值的绵竹年画衍生品纳入保护目录予以保护,使保护对象更明确,措施更具体。必要的资金保障是做好绵竹年画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例》第五条规定,德阳市、绵竹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绵竹年画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预算予以保障。此外,《条例》第二十条还创设了绵竹年画工匠评定制度,以此激发绵竹年画从业者创新工艺、传播技艺的积极性,对培养绵竹年画后备人才及非遗传承人、培育“活态传承”良好氛围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条例》的成功出台,对于绵竹木版年画保护和传承、年画产业壮大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旅深度融合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新闻推荐

成都农交所德阳所为50余名老人送祝福

(记者肖盛雄通讯员谭雪)10月7日,九九重阳节。这天,成都农交所德阳所联合爱心企业在绵竹市九龙镇白玉村举行2019“重阳敬老月...

绵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竹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