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最后一次机遇”小而美酒企如何“向死而生”

四川日报 2019-05-16 06:43 大字

请扫二维码看绵竹产区视频报道

“老三样”夯实基础 绵竹酒业品质“久经考验” “新生代”创新突破 对接消费者主权时代

“想当年,绵竹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酒厂,85年有次县里开会,一共来了568家酒厂。而今,绵竹现存的酒企‘十不存一’,真可谓大浪淘沙啊。”说起绵竹酒业的发展历程,东圣酒业董事长钟坤明的感触良多,作为当地最早一批开办酒厂的企业家,他现在还记得绵竹酒业曾经的盛况。

四川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绵竹现有酒厂几乎都是历经市场严峻洗礼后的实力派,如绵春、东圣、剑西、五福、齐福、碧坛春、凤凰、杜甫等代表性酒企。面对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发展趋势,杜甫酒业负责人彭作权认为,这一轮发展期将是中小酒企“向死而生的最后一次机会”,必须走出适合自己的“小而美、小而精”之路。□吴娜 本报记者 周显彬

去年底,为了提升产能,绵竹剑西酒业负责人江平贵盘下了当地的游子酒业。4月19日,厂区内整饬一新的灌装车间正以4000瓶/小时的速度加工一款外地产品。“第二条灌装线很快将建成投产,将把时速提高到10000瓶/小时以上。”他告诉四川日报记者,“虽然贴牌利润低,但是没有销售压力,可以积少成多。”

记者了解到,原酒生产、贴牌加工、自营品牌是当地二线酒企的“老三样”,也是其主要业务模式。从事白酒产业近40年的绵春酒业负责人金加明总结出一个朴素的商业逻辑——“做酒是一个耗成本的产业,但只要能‘转起来’,还是能赚钱的”。据他介绍,绵春酒业目前的年产能在4000吨左右,每年大约连锁零售2000吨散酒,销售成品酒1000吨,对外销售基酒1000吨。“每年基本上能够完全消化,企业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目前二线酒企的年产能多在2000吨-4000吨之间,年产值都在数千万元,今年很有可能出现经营规模过亿元的酒企。”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白酒行业,年度营收上亿元,被认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标志着企业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

“前些年,绵竹很多酒企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将精力和资源投到了其他领域。在这一轮行业恢复期中,这些酒企重新聚焦主业,逐渐有随着行业大势乘风而起的发展态势。”熟悉当地酒业发展情况的业内人士介绍说,这些二线酒企几乎都有与龙头企业合作的经历,其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都经得起市场考验,“在品质上,绵竹酒是有信心的,复兴历史性辉煌大有希望”。

“先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去考虑发展创新。”执掌碧坛春酒业的“酒三代”马吉最近比较忙,新近又签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代工大单。接下来,他将实施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创新计划”——用电脑配粮解决用工难题;对已经建立的7000多家散酒联盟,尽早采用大数据管理;找一处山水优美之地,建设一个能够代表绵竹产区的酒庄……虽然进入白酒行业才两年多时间,作为新生力量马吉的锐气尽显。

凭借富有创意的包装和高识别度的品牌,“酒二代”汪佳则钟情于“文化酒”。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宽窄巷子、锦里等黄金商圈,都能看到杜甫酒业推出的“杜甫酒”。“销量不错,我们做过统计,购买的客人中60%是女性,因为大家喜欢这种伴手礼。”汪佳告诉记者,“除了杜甫这个大IP,公司旗下还有李白、东坡等相关的IP,以后将坚定走文化IP的路线,推出系列文化酒。”

面对这样的发展局面,绵竹酒业主管部门制定了完备的产业推动计划。据绵竹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黄勇介绍,当地针对中小酒企的复兴发展计划分为“三步走”——

首先,成立平台公司,建立标准、收储产品、释放产能,为中小企业输血,将断断续续的生产节奏恢复为正常节奏,这样,企业的运营成本就会降下来。其次,是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绵竹精酿”“川酒小金花”等大品牌,并积极推动这些品牌“抱团走出去”。最后,推动因地制宜的重组,将适合的中小企业整合起来,通过集群效应快速实现规模扩大。

“绵竹酒企各有各的特色和风采,并且也在竞争中相互借鉴发展。”绵竹市酒类行业商会秘书长李嘉霖告诉记者,酒类行业商会将推动酒旅融合,鼓励有条件的酒企升级为酒庄,届时这些星罗棋布的酒庄将成为当地全域旅游版图上的“醉人”亮点。

新闻推荐

绵竹市推进“一卡通” 确保惠民惠农落地

(记者钟正有)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关于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有关要求,绵竹市委、市政府迅速谋划,精...

绵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绵竹,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