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四川政协报 2019-02-27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 唐召怡

作为“四川三宝”之一的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艳丽的色彩、活泼的造型、喜庆的寓意,使之备受大众喜爱,并被录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月19日上午,“我们的节日——四川绵竹年画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23幅作品,既有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珍贵作品,又有来自非遗传承人的最新精品力作,涵盖木版彩绘、木版雕版、丝印、刺绣等多种工艺形式,题材丰富、意趣盎然。

在制作工艺上,绵竹年画通过制粉笺纸、起稿、刻版、印墨、上色、印花、勾线等工序,遵循“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的色彩规律。年画艺人们日复一日在画纸上勾勒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

开幕式当天,不少观众在现场体验了绵竹年画的制作过程,展览方还向部分观众免费赠送了年画。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绵竹年画如此,成都文化也是如此。“爱在成都等我,等在春熙路口……舍不得武侯祠的那对联,舍不得府南河的那行柳,舍不得熙攘的宽窄巷,舍不得旖旎的望江楼……”近日,一首吟唱成都的歌曲《爱在成都等我》流传开来。

这首歌由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原副主席、歌词作家瞿琮作词,四川广安籍诗人、歌曲作家王富强作曲,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首唱。歌中提及的地名,载满成都人的记忆,配合着优美的旋律,更令人生发出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和热爱。

《爱在成都等我》的作词瞿琮先生与四川的渊源很深,他生在四川,喜爱成都。他说,成都有他的爱,而春熙路则是承载着成都几代人记忆的老地方。在四川省文联工作的王富强,谈起自己的创作过程,表示曾专门去春熙路、望江楼、武侯祠等成都地标采风,从中找寻创作灵感。

一首歌唱响一座城,艺术家们用如此文艺的方式,表达出对这座城市的爱。

新闻推荐

绵竹:推进环保问题整改未达标企业将限产

本报讯(记者伍玲)近日,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对绵竹市新市工业园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现场督查督导,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当...

绵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竹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