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优环境 为民企发展保驾护航 绵竹助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纪实

德阳日报 2018-11-28 09:29 大字

本报记者陈晓霞

>>>数据点击

11月20日,在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绵竹市委、市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面对荣誉,绵竹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在心。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再攀新高,绵竹将大力弘扬“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绵竹精神,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德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贡献绵竹力量。

2018年上半年,绵竹市在册私营企业4157户,同比增长11.69%,注册资本197.20亿元,同比增长15.62%;在册个体工商户24341户,同比增长11.53%,注册资本14.06亿元,同比增长0.01%。2016年全年、2017年全年、2018年上半年绵竹民营经济增加值各为164.4亿元、177.7亿元、91.6亿元,占GDP比重各为68.1%、68.2%、71.8%;民间投资分别为110亿元、145.8亿元、78亿元,分别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5%、70.3%、86.2%。

政策给力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绵竹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六大攻坚、六大会战”为抓手,围绕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放宽市场准入、科技创新补助、小微企业基金、大学生创业补贴、融资贷款服务等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难题。2017年6月、2018年6月,绵竹先后两次召开民营经济发展暨工业强市工作推进表彰大会,隆重表彰获得省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及新认定为科技型企业和高水平研发机构企业,重奖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单位、先进个体工商户业主,金额达2238万元。

目前,以绵竹高新区和德阿产业园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已基本成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柱产业优势明显,2017年底,优势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4.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以上;企业能耗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绵竹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成立行政审批局,实现审管分离,大力推行“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工作机制,组建重点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咨询、网上预审。除此之外,绵竹在技术创新、土地供给、财税支持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最大支持,推行“银政通”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17年以来,绵竹为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10亿元,为45户企业提供国有担保公司担保6.8亿元。

转型升级走科学绿色发展之路

以磷矿资源为依托的磷化工产业是绵竹的支柱产业之一,转型发展的精彩篇章也在磷钛化工产业续写。近年来,绵竹各级各部门在积极督促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对磷石膏综合转化利用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龙蟒钛业,公司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开展创新合作,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其主导的钛白粉绿色生产工艺与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技术,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供公司工艺绿色化水平及废副产物的利用水平,优化钛白粉工艺流程,推进“硫磷钛”联产法生产钛白粉清洁工艺。此项目是在现有工艺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基本不新增用地,预计2020年前建成使用。另外,四川明康善筑建材有限公司、绵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实施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正加快上马,将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共同协调发展。

绵竹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引导民营企业苦练内功,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外部形势难以改变,只有苦练内功。”绵竹发改局工作人员谈到如今的发展形势时,这样说道。对此,绵竹引进国内优势企业与本土企业进行改制重组,让美大康华康药业、成新药玻等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美大康华康药业目前拥有的知识产权有2项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已取得受理通知书的发明专利2个;与2000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转型发展增强了绵竹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今年上半年,该市工业增加值增长8.9%,其中食品饮料、医药制造产业分别增长16.1%、85.3%,均呈高速增长态势。

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绵竹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成式构建阶梯形、链条式孵化体系,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百亿产业园区,2017年兑现工业和科技创新奖补资金958万元。目前已建成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园、电商孵化园、女性创客服务中心、“耕读园”、“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支持建立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6家。

针对近年来白酒产业市场占有率下滑等问题,绵竹市委、市政府支持中小酒企发展、全力打造区域品牌,随着兼并重组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江苏凤凰传媒集团、甘肃古河州、盛达集团等企业纷纷入驻绵竹,为绵竹白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绵竹开展“企业创品牌、社会育品牌、政府树品牌”三品行动,提高绵竹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加快建设“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提升“大唐国酒”区域品牌输出能力。

为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内在新动力,绵竹引导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创建“专家流动站”,加强与四川大学、天一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合作,向企业定向输送人才。

新闻推荐

垃圾桶边发现怪鸟鹰身鹰爪一张猴脸

近日,绵竹遵道镇文风村村民王文英在路边发现了一只“怪鸟”,长着鹰身鹰爪,面部却像猴脸(图)。由于无法飞行,她将其带回家中救助...

绵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绵竹,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