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加快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休闲度假目的地

四川日报 2018-09-21 06:52 大字

近年来,九龙山滑翔伞基地吸引了不少游客。

年画村积极发展体验型农业项目,建起了桃园、桑园、葡萄园、火龙果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花摘果。

年画村里集聚了数十家画坊。

集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精品线路。

“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真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1245.3平方公里的绵竹市,自古便有“小成都”的美誉。现在,这里正乘着成德同城化的快车,为重返全省“十强县”,加快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休闲度假目的地”而不懈奋斗。

□雨田/文 绵轩/图

“一区一园+四向拓展”

打造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

“走成绵高速复线到成都,比到德阳用的时间还少,只用40分钟。”每天往来于绵竹与成都的司机陈师傅说。2012年5月,成绵高速复线正式通车,绵竹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极大方便了两地市民往来和贸易互通,为绵竹对接天府新区、成渝经济区打开了通道。

不仅是成绵高速复线,在绵竹过境线长31.53公里的成兰铁路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深化与成德绵经济走廊的沟通对接,绵竹的区位条件将迎来质的飞跃。

同时,绵竹正在着力打造“一区一园”,“一区”即经开区,含江苏工业园和名酒食品工业园,“一园”即新市工业园。

目前,园区基本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17年,以剑南春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3.2亿元;以鑫坤机械、中航宝胜等企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1亿元;以美大康、华康药业、鸿基制药等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以安费尔高分子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

绵竹坚持产业立市、开放兴市,大力培育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力争每年引进30亿元级产业项目2个以上,到2022年形成百亿元级产业5个,在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勇当排头兵,助推绵竹重返全省“十强县”,努力把绵竹打造成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

绵竹正着力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选派抽调一批懂经济、重实干、敢担当的人才充实到招商战线工作,打破身份界限,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开展驻外招商。以北京为中心,以商会协会为纽带,辐射京津冀片区;以绵竹市驻苏州联络处为基础,深化苏绵合作,辐射长三角;设立绵竹市驻深圳联络处,对接珠三角优质企业;充分发挥连接大西北桥头堡作用,与西北部的新疆、甘肃、青海等重点区域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外商、港澳台投资引进力度,鼓励外商在本市投资高新技术、传统企业改造项目。

今年上半年绵竹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7.5亿元,增长8.5%;工业增长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其中食品饮料业产值增长16.1%,医药制造业增长85.3%;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增幅达20.5%。

全域旅游+文旅结合

打造休闲度假目的地

芳香四溢的万亩玫瑰园、愉悦身心的麓棠温泉、新鲜刺激的山地运动公园、回归田园的清平萤飞谷;“漫山飞雪”的梨花节、瓜果飘香的赏果节,以及有17年历史、年味浓郁的年画节……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绵竹这座城市总会吸引游客来望山见水忆乡愁。

绵竹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多元,现已建成中国绵竹年画村景区、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集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独具绵竹特色的全域旅游精品线路。2016年底,绵竹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7年5月,绵竹正式获批为四川省旅游强县。

9月28日,第八届中国月季展将“花开”绵竹玫瑰谷,规模将超历届展会:展会位于2560余亩的月季产业园,核心展区900余亩,600亩成片绿地高低错落,4000余株观赏乔木依次排开,5公里长的水系穿园而过,让人们在大气磅礴的山水田园间感受月季展会带来的多姿多彩。

本届月季展上,参观者还将看到更多品种更大规模的月季花,展出的月季品种将达3100余种,展会期间将会有45万盆盛开的月季呈现给大家,真正展现出人在花中、花在画中的意境。

对于绵竹而言,第八届中国月季展只是一个开始——以“办好一届展会、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理念,这场活动将推进现代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不落幕的展会。

四川绵竹国家玫瑰公园正是例证。这个位于绵竹市土门镇的公园,是玫瑰单体种植产业基地,同时公园还兼具玫瑰的新品种繁育、玫瑰产品加工与研发、玫瑰的观光与旅游等功能。展会结束后,园区将作为四川绵竹国家玫瑰公园核心旅游景点之一保留。

绵竹将以第八届中国月季展为契机,加快推进“国家玫瑰公园”建设,传播月季文化,在乡村地区搭建高端合作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助推绵竹乡村振兴发展。奋力实现“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奋斗目标。

一镇一品+人才培育

展开乡村振兴新画卷

9月,走在绵竹广袤的乡土大地,孝德年画村、金花玄郎村、土门麓棠村、遵道棚花村……一批环境优美、独具魅力的特色小镇、幸福美丽新村相继建成。

9月16日,年画村艺人贾君在工作室内专心致志地雕版,一道道圆润的线条在刀锋下呈现,不少游客也在一旁观赏他作画的过程。

“从景区成立至今年4月,年画村景区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55.82万人次,累计投资3781.83万元,新建景点景观5处,打造了观光餐饮园区……”绵竹市孝德镇镇长吉刚介绍,灾后重建中,绵竹借鉴苏州“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思路,决定打造一个年画产业集聚区。

如今年画村里已经集聚了数十家画坊。贾君说,年画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仅他们家的年画,销量就比10年前翻了几倍。

在年画村里,贾红兵、贾君、贾萍三姐妹创办的三彩画坊很是抢眼。贾氏三姐妹的三彩画坊一大特色是跨界创新,她们赋予年画实用功能,开发出年画衣服、年画包、年画板凳、年画伞等300种商品。

吉刚说,年画村本质上是乡村,那就必须有乡村特色,“事实上,田园风光正是吸引都市游客的一大法宝。”近年来,年画村积极发展体验型农业项目,建起了桃园、桑园、葡萄园、火龙果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花摘果。

10年间,年画村仅年画产品收入已增加至3700万元,村域经济总收入增至1.1亿元。老百姓也乘着文旅融合的春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起了跑马场、农家乐、花博园、水上乐园……如今的年画村,青舍雅筑在年画湖中错落有致,各色年画笔触流畅,门檐口的红灯笼映照出万家灯火。

而年画村只是绵竹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绵竹始终紧盯“产业振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产深度融合为路径,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绵竹农业大环线。始终聚焦“人才振兴”,抓引育并举,依托四川乡村振兴农民大学,努力打造一支扛得起乡村振兴重任的“三农”干部人才队伍。

新闻推荐

绵竹:新建自动计重检测系统打击货车违法超限运输

本报讯(记者张嵘)来自市交通运输部门的消息,为有效打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进一步深化治理车辆超限运输工作效能,有效预防因货运...

绵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竹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