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成都日报 2018-06-04 01:46 大字

磬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从“黄帝使伶伦造磬”以来,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其造型又酷似古人在宗庙、宗族大典时虔诚的鞠躬之礼,故有“磬折”之说。)所以甲骨文中磬字左半边像悬石,右半边像手执槌敲击。磬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单个特磬,作为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声。”金石之声,煌煌乎位列圣殿,灿灿哉史载《尚书》。

磬的历史悠久,据先秦文献《尚书·益稷》记载:“戛击鸣球”“击石拊石”。这“鸣球”与“拊石”,即是磬在远古时期的称呼。磬的名称,见于《世本·作篇》,传说为尧、舜时人无句所作。或传:“磬,叔所造。”可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尧或舜做部落联盟酋长时,磬已在使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描绘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会乐舞生活场景。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约4000年,属于夏代的遗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四川巫山(其时重庆尚未直辖,巫山属四川省辖区,以下涪陵同)大昌镇双堰塘商周遗址发掘出土了1件原石打磨成的菱形石磬。虽然这件磬的制作较为粗糙,系用暗黄褐色岩石板加工而成,表面无纹饰,外观显砂质感,但是经敲击能够发出清脆洪亮的金属声,传递着巴蜀先民们创造的远古音乐文明的信息。这项发现,填补了巴蜀乃至西南地区无早期石磬出土的空白。1992年春,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一号西汉墓出土了灰陶质编磬(多枚音高不同的磬,称编磬)7件。其中3件保存完好,呈对称钝角曲尺形,而且规格统一。这是商周以降1400多年之后四川地区音乐文物磬的再次发现。在西汉至明朝的1500多年里,四川地区是否还有磬的存在,这有待于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发掘。之后,四川地区考古出土的磬则多为明清时期的了。

四川地区出土的早期的磬,取材较为随意,制作也较为粗糙,且表部没有纹饰。及至明清,取材已与以往大不相同,制作者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质地光泽优良的石材,如黑灰色的玉石质、青石质等。磬面光滑,磨琢细腻是明清磬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纹饰也渐渐由无至有,由简至繁。涪陵文庙遗存的明代的磬,其中一件的一面有阴刻竖列楷书体“仲尼”两字,另一面有阴刻的“衞”字。这是四川地区至今发现的有刻字的最早的磬。

清代科举兴盛,四川各地文庙(又称“孔庙”)繁多。在这些庙宇的乐器之中,尤以编磬称多,成为祭孔时常用的乐器。现藏于绵竹市文物管理所的绵竹文庙铁编磬,12件一组,全部完好无损。12件磬尺寸基本相同,每面磬上均有铸纹,而且纹饰极有规律。其中一件磬,铸二龙戏珠纹,云纹地。珠居中间,两龙腾飞于珠两侧,龙口张开。双面铸纹相同。另一件磬,铸凤凰朝日纹,云纹地。一凤朝日而立,羽翼纷繁华美。二磬龙凤搭配相得益彰而又自成系统。三台文庙石磬正面阴刻《鹿鹤猴同春图》,以双线纹框边。图绘松一棵,猴攀枝,树干右侧两只鸣鹿,左侧两鹤水边苇前戏舞,回春之景跃然图上。全磬造型规整,绘制精湛,洵为美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岳池县文物管理所现藏有一件佛教的“僧磬”,即岳池法华寺圆磬。该磬系法华寺遗存,但法华寺原址已毁,故该磬由文管所收藏。佛教的“僧磬”,和上面所介绍的“乐器磬”大不相同。佛教的“磬”是“钵”形的,即是圆形的,使用时置于布垫圈上,以木棒击其口沿,叮叮有声,清脆远闻。所以我们至今还时常吟诵——“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新闻推荐

香溢富民路

当地农户在位于土门镇的银谷玫瑰精油加工公司整理刚采摘回的大马士革玫瑰鲜花。5月,土门镇麓棠村的中国玫瑰谷迎来了...

绵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竹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