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重生 玫瑰谷里花盛开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5-11 05:26 大字

清晨,土门镇村民在园区采摘玫瑰花。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5月8日清晨5点,天边泛起微微鱼肚白,绵竹市土门镇麓堂村村民王庭文已背上竹篓,到离家不远的中国玫瑰谷产业园采摘大马士革玫瑰。

中国玫瑰谷,是绵竹市农旅融合灾后重建项目,也是当地发展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十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作为极重灾区的绵竹市经历了山河破碎的劫难;十年后的今天,当地产业转型正焕发勃勃生机,民生保障不断夯实,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如花儿一般次第展开。

农旅融合掀开产业转型新篇章

2009年,北京银谷控股集团来到绵竹援助当地产业恢复重建,发现九顶山下的土门、广济等乡镇适宜种植玫瑰。同年,该集团在当地“扎根落户”,在麓棠村、天宝村进行玫瑰种植试验。

“我们的主打品种大马士革玫瑰,是从保加利亚引种过来的,有广泛的食用价值。”园区技术研发负责人孟庆军告诉记者,目前园区的玫瑰栽种面积已从最初的600亩,扩大到如今的1.2万亩;并建立了玫瑰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全产业链,并带动旅游、大健康、文化、科技研发等业态发展。2015年,园区被中国花卉协会授名为“中国玫瑰谷”。

在玫瑰谷一号展厅,记者见到了以玫瑰为原料的精油、护肤品、茶点等各类产品。“我们目前已经开发了三个品类、三个品牌、60多种产品。”负责园区市场拓展的银谷玫瑰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缑安春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了玫瑰产品研究院,并以“龙头企业+村组+农户”模式,每年带动土门、广济、遵道等乡镇农民增收约1.32亿元。目前,产业工人高峰期用工量约2000人,平时管护约400—800人,农民务工工资约50—100元/天。已带动周边农民成立玫瑰种植合作社7个,承包小组15个,解决就业2000余人。2017年,“中国玫瑰谷”吸引了超过50万人次的游客,“到2020年,我们的玫瑰栽种面积将达到20000亩。”缑安春说。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绵竹通报4起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

本报讯(记者曾啟秀)日前,绵竹市纪委通报4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绵竹市什地镇人民政府环治办主任何孟华涉嫌违纪,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8组组长赵述清涉嫌违纪,绵竹市孝德镇凉水井村...

绵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