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海外 罗江小泡菜“腌”出致富大文章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近年来,四川着力夯实供销社基层基础,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对基层供销社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全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快速发展。在四川,供销社系统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指导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加强与农民合作社的产权联结、项目带动和系列化服务,农民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凸显。其实,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区就有一个由罗江区供销社领办并参股的略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它称得上是当地供销系统的一颗“明珠”。西南商报记者获悉,该合作社依靠盐渍泡菜,以“绿色”开路,加工的泡菜产品指标达到国际标准,由此打开了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开始,该合作社每年有上千吨的泡菜销往日本、韩国。
每年的冬日,在略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总能见到一派“规律性”繁忙景象:过秤、下菜、撒盐……一边是前来交售青菜的社员,排成近百米长队等待收购。另一边则是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收购来的青菜经筛选后撒上盐进行初加工。而经过发酵后的青菜,再依次经过理菜、清洗、装袋、封口、冷却、装箱……一袋袋香味四溢、酸辣可口的泡菜便完成生产,等待上市。
蔬菜“名人”腌“泡菜”
抵御市场风险
提到这家合作社,不得不先说一说合作社的理事长刘光华,他可是罗江蔬菜种植方面的“名人”。早在1990年,刘光华的蔬菜复种面积就达10多亩,产量2万公斤,实现年纯收入3万多元。
蔬菜种植的情况不错,为何还要搞泡菜项目?合作社理事长刘光华告诉记者,2004年11月,略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最初有成员64户,蔬菜种植面积200余亩,年产量200多吨,多种植常规蔬菜如莴笋、芹菜、甘蓝、莲花白等,可几季种下来,总有几种蔬菜的价格不好,卖不动,市场行情起伏一时让合作社很是被动。
这时,在一位技术专家的指点下,经过仔细调研,合作社在2005年开始上马盐渍泡菜项目,建立了泡菜加工厂。“当时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比较主动地应对市场的波动。行情好,我们就出货,行情不好,我们就多腌一段时间再销售。”刘光华回忆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泡菜厂刚刚成立时,经营还是很困难,“那时候厂里主要做初加工,把青菜腌制后卖半成品。由于没得销路,当时初加工的泡菜堆了半个厂。”
后来,合作社一边多方托人找关系,和成都、眉山等地有名的泡菜厂建立合作关系,另一边又主动带上自己家的产品到全国各大小的展会上参展,主动邀请各地的经销商品尝罗江略坪镇的泡菜口感。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略坪泡菜,市场形势慢慢好了起来。“不过常规种植、初加工,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要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振兴一片产业,需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走深加工是必由之路。”刘光华告诉记者,在省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投入资金,合作社建成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库房、标准盐渍池口、简易池等生产设备设施,年加工蔬菜超5000吨,同时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在互惠互利、平等、加强资源整合、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与成都某企业合作进行蔬菜加工。
严把质量关
远销海外市场
“‘以质量求生存\’,注重技术投入,严控生产环节,这些一直是合作社的经营理念。”刘光华说,在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在生产环节中大量使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施用绿色有机肥的作物比例已经占到了总产量较高的比例。
就这样,有“绿色”开路,合作社的泡菜销售一直很顺畅,同时还有惊喜传来:一家与合作社有业务关系的成都某商贸企业将略坪泡菜送到出口检验部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的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国际标准,韩国市场的大门由此打开。凭借多年如一的品质,出口额也突破数千吨。
随着合作社泡菜生意的“走俏”,也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社员,去开展青菜种植和泡菜生产。如今,蔬菜种植、加工不但解决了入社成员的后顾之忧,而且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闯出新路,带动上万户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蔬菜复种面积上万亩。合作社现已形成“隐逸山”“略坪”牌为主的10个生鲜蔬菜产品体系和10多个泡菜产品体系,加工包装后的泡菜早已远销到北京、上海、江浙一带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内、国际市场。
据了解,通过近几年的运作,合作社已建立了蔬菜加工厂,社员从组建之初的64户发展到了1600多户,覆盖全镇、罗江及周边的德阳市旌阳区、绵竹市,绵阳市安州区等县市乡镇农户。目前,合作社已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都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2011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啟秀)一个自称是绵竹的男子李小兵(音),在外流浪了数十年后因没有身份证诸多不便,4个月前他重回绵竹想要上户,却再次因身份问题困难重重(本报曾作相关报道)。在绵竹警方的多方努力下,近日终于...
绵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绵竹,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