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绵竹赵坡茶 悠悠香千载

德阳晚报 2017-09-23 04:27 大字

清明前后茶树长出来嫩芽,是采茶的最佳时机。

受访者供图

待露水散去,迎着朝阳,采茶人的指尖就开始飞快地忙碌了。本报记者毛健

几番筛选下来,不好的茶叶就被筛掉了。受访者供图

采摘回来的茶需要立即摊晾,去掉多余的水分。受访者供图

最考制茶人技术的,莫过于杀青这个环节。本报记者毛健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心灵享受。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国人饮茶少说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盛唐茗贡品,中华赵坡茶。”早在唐代,绵竹赵坡茶就被列为贡茶。南宋诗人陆游也曾留下“茶试赵坡如泼乳,芋来犀浦可专车”的诗句。如今,绵竹的茶更是被列入了当地特产名列。

历史流传千年的一段佳话

传说在北宋宣和年间,绵竹县土门场三箭水泉边有一赵姓人家,户主叫赵三溪,女儿叫赵坡。建炎二年夏天干旱,周围的农夫都中暑严重,不能下地干活,也没钱治疗。赵坡见此惨景,猛然想起《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便立即和父亲用当地的山泉水熬了一锅自制的茶,煮沸后让乡亲们都来喝。连续三天后,凡喝到赵坡煮的茶的人,中暑的情况全部消失,身体恢复健康。后人为纪念、感谢赵坡的恩德,便把这一带产的茶叶叫赵坡茶。

据《中国茶叶大词典》载:“四川省出产的名茶和优质茶,唐代已有蒙顶茶、鹰嘴芽白茶、赵坡茶……”早在唐宋时期,绵竹茶已是四川茶叶中的翘楚。《绵竹县志》中也记载:“绵北马跪寺前左右青龙、白虎二山产茶甚佳,邑商采配作边引行销松茂等地。”并对“造茶法”、“茶赋”、“茶风俗”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解放后绵竹的茶叶生产也有较大发展,资料记载“1979年,绵竹年产细茶1367担,1985年全县茶园发展到6035亩,全县有粗加工茶厂24个。”

上世纪90年代末,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绵竹茶厂改组成为公司。从此,绵竹茶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品牌化的发展时期。

采摘一枝一桠都浸润着茶香

阳春三月,绵竹万亩茶山进入春茶采摘期,清明前几天是采摘春茶的最佳时机。早上9点,经过一夜露水的滋润,茶树上冒出了很多新芽来,采茶的人们跨着背篓,将新长出来的枝桠迅速用指尖摘下。即便是茶人们背着的背篓,都只能专门用来装茶叶,因为一旦装了别的东西,就会使采摘的茶叶味道不纯。

这个季节采摘的茶叶不仅白毫多,色泽油润,且香气平和,沁人心脾。为此,绵竹的茶只在春季采摘,“夏秋我们一般进行梳理,把老的枝桠剪掉埋在茶树下做为有机肥料。”已有30多年制茶经验的老师傅赵申叶说。

如今,绵竹的茶大多仍种植在位于遵道、九龙一带的青龙、白虎二山上。因为这一带无论土壤、空气,还是水质,都是最适合种茶之地。

PH值低于5.8是种植茶树的最佳土壤,在绵竹只有山区土壤的PH值才能满足这一要求,加上山区土地少有打农药,土壤一直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山泉水中锶的含量是最高的,用它来浇灌茶树,也是最佳的搭配。“这应该就是绵竹的茶质量好的原因之一。”在赵申叶看来,这也是绵竹茶产量一直不高的原因之一,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茶。

制作坚守传统工艺

采摘回来的茶叶被摊晾在一个竹匾内,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12小时后自然失去了一大半的水分。在赵申叶看来,杀青和提香的过程是最为考验制茶师傅手艺的。只见他慢慢地把茶叶倒入一个大敞口的铁锅里,铁锅的温度最高可达200度左右,赵申叶用手不停地翻炒,要抛得高,撒得开,捞得净,使茶叶均匀受热,“翻炒必须全程用手,全凭感觉和经验掌控火候。”

随着他的双手在锅里翻腾起舞,茶叶慢慢地散发出青涩味,“杀青可以降低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去除茶叶的苦涩口感。如果火候过了会有烟焦味,火候不够则会留有青涩味。”赵申叶说,精通这门技艺,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手工制茶的过程非常辛苦,稍不注意就会被铁锅烫伤。

摊晾、揉捻、杀青、再揉捻、杀二青、提香……一款看似普通的绿茶,需要经过30多道工序加工,这些最传统的工艺被沿用至今。

传承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绵竹三溪香茗茶叶公司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还不断创新,“国内茶叶品种繁多,要想在市场立足,除了坚守传统的东西,必须要走特色化道路。”该公司负责人范锐说。

位于绵竹市土门镇沿山山脚一带,近年来种植了大量的大马士革玫瑰,山顶的崇山峻岭中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半野生状茶树,孕育出高品质的茶叶。如果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能否研制出一款有绵竹特色的茶来呢?五年前,范锐大胆地提出了这一想法。

三年前,经过多番精心研制,他们研制出了一款具有绵竹特色的玫瑰红茶。取当地的玫瑰,经过多次窨制后将花香渗入茶叶深层,使看似平常的茶叶散发出浓郁的玫瑰花香。“目前我们这款产品的制作工艺已经成功申请了专利,开始销售。”范锐说,在保留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喝茶并不只是解渴品味儿,更是品读每一片茶叶所饱含的生命的厚重。范锐坚信,绵竹茶将会走得更远。本报记者曾啟秀

新闻推荐

调农业产业结构 解农民后顾之忧

本报讯(王平记者李鹏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四川绵竹市境内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增多,其中从事粮食生产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占了极大比例,这些合作社的田地年生产稻谷20万吨左右。这些稻谷要在一个月左右...

绵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