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青杠树

德阳日报 2022-01-12 00:38 大字

□周建华

鄢家有一位叫周谦的诗人写过一首诗,“路过鄢家岭,徘徊寺九重。翠柏笼暮烟,百鸟啼林中。”说鄢家多寺庙。鄢家是我的老家,据说过去几乎是一村一寺庙,五显庙、财神庙、凤凰寺、云峰寺,不一而足。

我们村里那座寺庙叫杨窄寺,因何而名、建于何时、何人所建,已难以追溯,据说百年前罗江县志就记载有杨窄寺之名。听父亲说,他小时候杨窄寺香火很旺,逢年过节有庙会,寺里香烟缭绕,寺外龙灯狮子,还有戏班子唱川剧,热闹非凡。

杨窄寺侧面是个崖坎,崖坎上有一片小树林,长满了柏树、棬子树、泡桐树,一棵棵蓬蓬勃勃。其中有一棵青杠树,约莫有20来米高,两三个人抱不过来。老辈人传言,这棵青杠树是杨窄寺修建时一位老和尚种的,有上百岁了。也有人说,青杠树比杨窄寺要老,是因为有这棵青杠树,才修建的杨窄寺。来杨窄寺祈福的人,或许认为青杠树有灵气,都会围着青杠树上香,久而久之,树下堆满了香灰,树上挂满了红布条。

我小时候,杨窄寺已经改成了学校。那时候,村村都有学校,而且大多都是寺庙改建的。周边的几个村都只办小学,唯有杨窄寺,不仅办小学,还有初中。我的5年小学时光,便是在这里度过的。虽说是乡村小学,但课程开得齐,语文、算术、常识,还有画画、唱歌,门门不落。

教我们的老师,多是代课老师,实际上就是村里上过初中的年轻人,时常更换。我很庆幸,我的语文老师5年没有变过。不过,就在我毕业那年,语文老师回生产队里当了拖拉机手。杨窄寺也有公办老师,比如教我们画画的刘老师,大人们不让我们与他有太多接触,说对他要敬而远之。我们不懂为什么,想象中他应该是凶恶的样子,但其实是个慈祥的小老头儿。我们都喜欢刘老师,他画的那些人啊、树啊、花啊,是真的好看,总能吸引我们的目光,上图画课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刘老师喜欢画杨窄寺崖坎上的小树林,把我们也画进去,画我们嬉戏玩耍,画我们攀树摘果。刘老师也会画那棵青杠树,春天画有叶子的青杠树,绿油油的;冬天画没有叶子的青杠树,连树上的鸦鹊窝也画下来。想起来,我更喜欢刘老师画的没有叶子的青杠树,一根根树枝就如一把把剑,在寒风里威风凛凛。

我们把青杠树的果实叫lia子,那个字我至今写不出来,虽然已经知道它的学名叫橡果,但我还是愿意叫它lia子。秋冬季节,lia子成熟,我和小伙伴们把一颗颗棕红色的lia子做成陀螺,是那几年最大的乐趣。

我喜欢那棵青杠树,还因为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隔壁的星光村小学下挑战书,是从青杠树下出发的。那一次,我站在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前面,红彤彤的挑战书挂在青杠树上,我代表全校同学宣誓挑战。那一刻,我对青杠树、对杨窄寺,有了更深的敬意。其实,挑战书上到底写了些什么,我至今模模糊糊,也并不知道后来的挑战结果,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在那棵青杠树下宣过誓,我们肯定会是胜利的一方。

小学毕业,我顺利地从杨窄寺去了镇上上初中。后来听说,杨窄寺学校的学生不得了,比镇上学校都考得好。从杨窄寺走出去的学生越来越多,到镇上、到县里、到省城,上高中、上大学。我以为,这或许算是在青杠树下宣誓的结果吧。

再读周谦的诗,突然发现,那首诗不仅言及老家寺庙多,也说寺庙的树多。或许,每一座寺庙都有苍松翠柏,都有古木林立,但在我心目中,只有杨窄寺那棵青杠树,是受过香火的。

很多年以后,杨窄寺早已物是人非,没有了香烟缭绕,也没有了书声琅琅,但我们一直把那个地方叫做杨窄寺。我的记忆里,也一直有一棵遥远的青杠树。

新闻推荐

获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6亿元 德阳两个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记者伍玲)近日,天府大道北延线石亭江大桥项目和罗江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森林质量提升项目获得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6亿元。该...

罗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