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村的变迁

德阳日报 2021-09-22 10:02 大字

□文/图周荣

罗江县城南七里,有宝峰山,山势平缓,林木茂密。山中有寺,名宝峰寺。宝峰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年,初为余家庵,相传为一余姓按察使择地出资修建,建设中途,余按察使因病去世,其夫人及女儿八方募捐,筹得钱物,承其遗愿而续建,建成后,作庵舍,名为余家庵。

余家庵据山势而成,以石梯相连,历经1000余年,其主体及形制完好如初。改革开放前,山里几十户百姓以庵舍为家,聚居于此,虽有房,但非民舍,其条件自然恶劣。山里土薄地瘠,十年九旱,既无野味,更无山珍,唯枯枝烂叶和一片片瘦弱得不堪重负的枣林。加之山路弯弯,上坡下坎,出行不便,生活极为艰难。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居于余家庵的村民才陆续迁出,择周边合适之地建房筑园,开始新的生活,余家庵也重新回归为宗教场所。以余家庵为主,方圆几平方公里内的区域整合成为蟠龙镇所辖的余家庵村。本世纪初,余家庵更名为宝峰寺,余家庵村更名为宝峰村。

20多年前,从镇上到宝峰村,是一条宽两米左右的机耕道,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宝峰山下的老村委会,再往上走,便是上坡下坎、崎岖蜿蜒的山间毛路,汽车是万万去不了的。要想去宝峰寺和居于山顶松林中的村民家,只有两种交通方式,一是骑摩托车,那得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二是徒步,那得花上一两个钟头。不管是骑车还是徒步,待到山顶,必然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1999年,在县里的支持下,镇上开始组织建设这条不足5公里的山村道路。到了秋季农闲,村里组织召开动员会,村民们一致同意修建,并自愿投工投劳,县、镇、村三级决策修路,与村民的期盼不谋而合。沿原有路基放线打桩,路基均宽4.5米,最宽处不过5米,加上路肩及排水渠,部分路面可达8米。开凿路基是个艰苦的过程,为了让道路相对平缓,削坡填平、裁弯取直是必须的,然而山里多石,削坡极为困难,巨石当道,不得不爆破,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冬季的山里,不是风便是雾,每天上百名建设者在寒风浓雾中破巨石、填土方、筑路面。到2001年冬,一条穿越宝峰山、连通蟠龙和白马的水泥路全面竣工,宝峰山和宝峰村自此走上了幸福路。

宝峰村地处深丘,干旱少雨,山多地少,农作物以小麦、红薯、玉米为主,一遇天干,几乎无收。宝峰寺周边的一、二组,老地名叫干沟湾,更是十年九旱。但就是这个区域,却生长着几百株百年老枣树,据老人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里漫山遍野的枣树,结出来的枣子个大味甜,是生产队交公粮的主要来源。后来,因为缺粮,便伐树种粮,枣树大量被毁,剩下为数不多的老枣树也无人问津。常言道“天干结枣子”,既然枣树在这里生活了上百年,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那为何不开发枣子产业?

产业的发展,从管理老枣树、发展新枣园开始。首先,对全村现有枣树进行全面摸底,弄清生长规律和脾性,请来县里的农技专家因时因地出台技术规程,对现有枣农进行技术培训,大力引种育苗。同时,广泛动员村民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几乎没有产出的坡地台土、荒山荒坡、房前屋后种上枣树;大力引进农业业主,以低廉的租金将山地薄土使用权出租,引导其发展枣子产业。1997年到2003年,村里先后引进了10余户业主,开发山地荒坡1000余亩,加上村民自建的,种植规模发展到3000余亩。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镇村干部和枣农又做了几件事:一是根据“安史之乱”中杨贵妃避难宝峰寺、从长安带来贡枣落地生根的民间传说,将此枣命名为贵妃枣,赋予文化内涵,提高附加值;二是依据罗江名人李调元注册调元牌商标。三是自2003年起,一到枣子成熟时节便举办枣文化旅游活动,至今已举办17届。枣子的价格从最初的两元一斤一度达到20元一斤,枣农的人均收入从1000元不到增长到40000元以上。随着收入的增加,村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住房条件大幅改善。

如今的宝峰山,整洁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别墅般的民居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漫山遍野的枣树在蓝天白云下茁壮成长。一到秋天,枣子成熟,山村便热闹起来,省内外的水果商贩、游客旅人齐聚,采果品枣,吃农家饭,不亦乐乎。宝峰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新闻推荐

“殉书以死”蜀中才子李调元是个书痴 民俗专家袁庭栋下周三做客“名人大讲堂”,分享其精彩故事

民俗专家袁庭栋下周三做客“名人大讲堂”,分享其精彩故事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是位名副其实的藏书大家。他以平...

罗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罗江,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