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古今的巴蜀大才
李调元:
李调元塑像。
李调元纪念馆。德阳市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物简介
李调元(公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绵州罗江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考中进士,历任吏部主事、广东乡试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获罪流放伊犁,后发回原籍,削职为民,在家乡刻书、藏书十万卷,并著述直到终老。
□王国平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多次乘坐503次、504次列车在宝成线上穿梭,列车时而奔驰在平原,时而逶迤于群山,笛声起伏、光影交错、人影明暗,仿佛在时光隧道里前行。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宝成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干线,同时也是一条文化通途。经过广元,想起开创先河的女皇武则天;经过江油,想起傲视权贵的诗仙李白;经过新都,想起教化滇边的明朝“第一才子”杨升庵;经过成都,想起鞠躬尽瘁的蜀相诸葛亮、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和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薛涛……
李调元,亦是宝成线上的一位文宗巨匠。每当经过罗江时,我总会久久地凝视着这片土地,仿佛看见他在万卷楼上挑灯夜读的身影。清风拂过,广袤的成都平原稻浪起伏,正如他的一生,起伏跌宕而又丰厚凝重。
罗江李家湾,这个在中国自然地图上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地方,却是中国文化地图上一处耀眼的所在,李化楠、李调元、李鼎元和李骥元,用他们横溢的才华,将这个地名一次次擦亮。而在李调元68年的生命长河里,他一次次从这里出走,最后,又把他颠沛流离的脚步轻轻地放在了这里。
命运跌宕,百巧千穷
李调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绵州罗江(今德阳市罗江区)北乡南村坝李家湾人。
李调元从小聪明机智,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读书,5岁即读《四书》《尔雅》等史书。他7岁即能吟诗作对。所作《疏雨滴梧桐》云:“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一时传抄乡里,被誉为“神童”。某日,李父指着屋檐上织网的蜘蛛出对:“蜘蛛有网难罗雀”,李调元不假思索,信口对道:“蚯蚓无鳞欲变龙”。对仗工整,足见其才思之敏捷。复有一次,兵部尚书钱香树命作春蚕诗,他随口即成,其中有“不梭非弹却成圆”一句,被认为神来之笔,广为传颂。据清《罗江县志》卷二十四载:李调元19岁以后,才气横溢,声名更著,他擅长文章,尤工书画,受业于涪江书院,“州院试俱第一”,又因文笔优美,往来京师与诸名公巨卿诗词唱和,所作诗文脍炙人口,人人争而诵之,以至李调元虽处四川,然影响已远及京城。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李调元参加乡试,提学使阅卷后叹:“奇其文……拔第一”,随后就读于锦江书院,与崇庆何希颜、成都张鹤林、内江姜尔常、中江孟鹭洲、汉州张云谷以文章著于时,时称“锦江六杰”,声名鹊起。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李调元礼闱落第,与父交游于京师,补恩科品级中书,与毕秋帆、祝芷塘、王梦楼、赵瓯北、程鱼门诸名士诗文唱和。他又跟随当时大画家陆宙冲学习绘画。他天资聪慧,领悟力强,很快掌握了老师传授的技法神韵,精于水墨丹青,谐号“小李将军”。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李调元参加会试,当时试题为“从善如登”,李调元诗中有“景行瞻泰岱,学步笑邯郸”之句,为副总裁赏识,拟列为第一。总裁秦蕙田说:“此卷才气纵横,魁墨,非元墨也”,置为第二。他殿试中二甲第十一名,入翰林院,被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选司主事,后兼文选司掌进。其职责是每日送百官履历升降循环簿签至宫门,交值日太监转呈皇帝。由于官卑职小,他常受太监欺压。一般新任职者,为求办事顺利,常常预先向太监馈赠财物。李调元蔑视这一陋规,不理睬太监的需索。太监怀恨在心。有一天,太监下午才出宫门接簿,还怒骂李调元迟误时刻。李调元厉声应答道:“我官虽小,但是朝廷委任,犯罪自有国法,你怎敢随便辱骂?”说罢抓之欲面见皇帝。幸有大臣劝解,太监才得以下台。此后,太监再也不敢向他索取见面礼了。李调元性格“傲似螳螂”“烈如夏日”,不屑谄事权贵,对待奸佞如烈日之照幽昧。故而君子敬之爱之,小人忌之恨之。虽赢得了“铁员外”之称,也招来了某些人的忌恨,在官场上每每受挫。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湖南巡抚公文措辞失当,他按规定不予画押。吏部尚书阿桂堂、舒赫德大发雷霆,在考察京官时,将李调元填入“浮躁”一类。乾隆见表册所填19人均年迈多病,惟独李调元年富力强,就询问吏部尚书:“李调元何事浮躁?”吏部大臣回复:“过于逞能。”乾隆一笑置之,诏令李调元仍为吏部员外郎。在任广东乡试副主考时,他铁面无私,严禁舞弊,奖励勤学向上的学子,受到士子们的称赞。在广东任学政期间设立书院,注重培育人才,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当地好学蔚然成风,至今广州市、茂名市等地还流传着他的故事。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李调元由广东回京复命被重用,升任直隶通永道,兼管河务、屯田、海防、驿传等事,辖通州、永平府,此时的他信心满满,期待早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仕途,其实已经暗流涌动。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李调元曾参与的《四库全书》修好,朝廷下令将七部手抄本分送全国七大藏书阁收藏,李调元奉旨将一部《四库全书》护送到盛京(今辽宁沈阳市)文溯阁保存。在经过永平府卢龙县时,卢龙县知县郭永泰命人把装书的车辆集中停放在馆驿停车场,并盖上茅草防雨。半夜书车茅草忽然着火,士兵担水淋熄,少数几十本书因此而留有水湿印记,主要责任应是郭永泰“护送不谨”。
然而,在全书送到盛京文溯阁后,李调元将详情汇报给前来查问的按察使永保。这个永保在吏部任郎中时就与李调元结怨,于是乘机报复,上奏朝廷,诬李调元玩忽职守,致《四库全书》受损,下旨将李调元罢官、下狱。第二年春天,李调元被定罪发配新疆伊犁。幸好有直隶总督袁守侗及时相助,以李母年老需赡养为由,代为申冤,朝廷才准许李调元缴纳万两白银赎罪,押到涿州,即释放回乡。
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调元的仕途之路戛然中断,但他并没有失落与茫然,他带着大批书籍回到阔别22年的家乡,又开启了自己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全新人生。
整理蜀学,百川归海
李调元对四川乃至中国文化至为重要的贡献,莫非被誉为“巴蜀文化全书”的皇皇巨著《函海》的编撰与刊刻。
李调元的父亲李化楠,号石亭,历任知县、府台同知等,一生力行善事,任上颇有政声,著有《万善书稿》《石亭诗集》《醒园录》等书。乾隆七年(1742年),李化楠考中进士,其后李调元及其两个堂弟李鼎元和李骥元也考中进士,且三人均入翰林。一时之间,罗江李家“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被视为眉山“一门七进士,父子三大家”的三苏现象异代重现的佳话而家喻户晓。
李调元受家风熏陶和父亲影响,自幼爱好读书,涉猎范围极广,凡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天文地理,无所不览。
学者李海毅认为:李调元之所以对蜀学格外关注的原因是因为他生于蜀、长于蜀,归隐和去世也在这里。虽然他“生涯强半客他州”,但无论是居官北京还是视学南越,他都有一种蜀人的身份认同感。他常常强调“余蜀人也”“余绵人”“我家岷之滨”,巴山蜀水的文化养分深入了血液。
蜀中诗人历来就有强烈的“先贤意识”,从扬雄作赋以司马相如赋为范式之后,历代蜀中文人莫不以蜀中先贤为楷模加以追述。这种追慕先贤的意识,到杨慎和李调元更加明显。李调元曾明确提出对乡邦前贤的追慕,提出要承继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虞集、杨慎以来的文学传统。
当时的四川,因为长期战乱,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书院少,学人少。江南地方一些读书人甚至视四川为边鄙之地。李调元从青年时起,就怀有振兴四川文化的雄心壮志,故他时常留意收集乡邦文献。
1772年,清政府重修《永乐大典》,采集全国遗漏书籍,开办《四库全书》编订馆,从全国各地征求古籍善本达13000多种。当时李调元任翰林院监司,和纪晓岚等一起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利用这个机会,李调元得以借观朝廷内府的藏书包括许多“天府藏书”。并雇人抄录了许多罕见书籍,尤以巴蜀为主,“于是内府秘藏,几乎家有其书矣”,并将之取名为《函海》,书名出自《汉书·叙传上》“函之如海,养之如春”,寓意“如大海般包容万物,如大海般养育万物”。此书为清代四大著名私刻丛书之一。而李调元以一人之力编撰刊刻《函海》,堪称文学史上的不二之人。
《函海》所收书以鲍氏《知不足斋丛书》未收者为限,辑存了自汉迄明蜀人著述及罕传秘籍154种,合编为30函、628卷。1至10函为晋至唐、宋、元、明世人罕见之书,11至16函专刻明代杨慎专著,17至30函为自著之书及各家已刻而流传不广的书籍。另编书目《西川李氏藏书簿》10卷,分经、史、子、集四门。内容涵盖历史、文学、地理、语言、音韵、金石、书画、编辑、农学、姓氏学、民俗学等,集巴蜀文化之大成的学术总构,是乾隆以前历代四川学人的专辑总和。被誉为“巴蜀百科全书”。而且《函海》还收录了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蜀语》,记录考订明末四川方音词语凡570余条约万言,至为珍贵。如果不是李调元,一些历史上的蜀学重要著作或许早已失传。
《函海》之出版历经艰难,堪称清代四川文化之盛举。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李调元自刻《李太白集》始,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辑成初刻,再至嘉庆五年(1800年)全部完成,历时44年。先后共有6种版本。早在1780年,李调元任通永道(治所在今北京通县)时,便将收集到的有关四川的许多书籍,自己出资雕版印行,中途由于遭遇横祸,又曾中断。1784年的初刻本只有20函,是因为李调元含冤被捕,刻版工头向李夫人索要工钱未果而毁版以致。在缴付万金赎罪之后,李调元仍然艰辛筹款把《函海》的刻版最后运回四川,竭尽千方修补,使这部巨大的丛书,得以印行问世。《函海》倾注了李调元半生心血,所收图书都经过精心校勘,多有序跋记其原委。全书后又经其从弟李鼎元再次校勘审定。其后数十年,李调元后人又多加修正改订和补录再版,所收书籍增至200种,40函,852卷,体系更趋完备。
当清代著名诗人、学者袁枚读到李调元寄赠的《函海》之后,曾寄诗说:“正想其人如白玉,高吟大作似黄钟。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又赞李调元“西蜀多才今第一”。更有学者称其为“天下奇书”,认为其辑《永乐大典》之佚书,补《四库全书》之遗憾,有功于巴蜀典籍文献之传承、蜀学文脉之延续,在清代丛书编纂史、文献学史和蜀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函海》的刊行,使李调元成为学贯古今、博大精深的一代学者,得以与钱塘袁枚、阳湖赵翼、丹徒王文治齐名,人称“林下四老”,又与遂宁张问陶、丹棱彭端淑合称“清代巴蜀三大才子”。李调元当时声名之隆、影响之广、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李调元以皇皇巨著《函海》向蜀贤致敬,谭继和先生说“文宗在蜀”“蜀人多出百科全书式人物”,毫无疑问,有“巴蜀全才”之称的李调元,是继司马相如、扬雄、苏东坡、杨慎之后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巴蜀文化巨人,穿越时空,辉耀古今。
弘扬川味,百世弥芳
几千年来,川人身上饱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因此,川人多发明家、工科男、技术控、文艺范。同时,川人更具旷达从容的乐观精神,“即使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比如李白、苏东坡、杨慎、李劼人、张大千等,无论经历怎样挫折颓败的人生,他们依然是热爱生活、创新生活的“生活达人”。
李调元也不例外,他是一个全才,不仅著书立说,痴迷学术,传承巴蜀文明。同时,他还醉心戏曲、开办伶班、亲自掌勺、开创一派,极大地创新与发展了天府文化。
本文仅举川剧和川菜二例。李调元从小喜欢川剧,在北京、广东、河南为官期间,提出“戏曲应该合乎人情”“应该各自成体”,倡导川剧要有创新精神。他用心了解当地戏剧的发展,并改编宋元、明清剧本等,将其创作成川剧带回四川。李调元归乡后,节衣缩食投入戏剧活动,其诗“但使笙歌续,焉知米瓮残。朝来一鼓吹,又缺半年餐”是其生动写照,他在家乡象山寺创办了“家伶”戏班,经常“自敲檀板课歌童”,并带着戏班到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巡回演出,叫好又叫座。此外,他重金聘请苏州教师培训,为昆腔传入四川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记载整理了珍贵的吹腔、秦腔、二簧腔、女儿腔、弋阳腔、高腔等戏曲史料,对戏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的考辨和细致的梳理,主要论著有《雨村剧话》《雨村曲话》等。他编写的《芙奴传》《花田错》《春秋配》等剧本,至今仍是川剧经典,他也因此被人们奉为“川剧之父”。
今日之川菜之所以得享大名,位列“八大菜系”,李调元对川菜的普及与推广贡献甚巨。李调元主张传承传统烹饪成果,“一次一食,务禀先型”,奉劝人们不要在饮食上猎奇,他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饮食技艺,编入《醒园录》,全书记载了烹饪39种,酿造24种,糕点小食24种,食品加工25种,饮料4种,食品保藏5种,涵盖了荤菜、糕点、蔬菜、酱菜、饮品、乳品、蛋品的制作方法。其中仅酱、豉写了21条,咸菜写了27条之多,食材中载有野鸡和麻雀,还有酱豆腐乳、冻豆腐的制作方式,这些都和四川盆地多丘陵的地貌相契合。
《醒园录》是第一本川菜菜谱,后来川菜界根据《醒园录》陆续复原了很多川菜,正因为李调元的系统梳理,川菜才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他又被尊为“川菜之父”。
保藏文脉,百折不悔
李调元一生酷爱藏书,去职归乡后,他在自己的家乡构筑了藏书超过十万卷的藏书楼,直与浙江天一阁媲美,为中国文化传承作出了不朽之贡献。
回到家乡的李调元深感仕途坎坷,吉凶莫测,于是在蛙鸣蝉唱、鸡犬相闻的罗江乡间绝意仕进,诗酒田园。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李调元回归家乡三年,《函海》刊刻完成,著书的使命已经完成,他决定做一件和编撰《函海》同样重要的大事:他要以54岁的力气,开始修建一座能保存文明火种的书库。不久,在李家祖宅旁,一座宏伟的楼房拔地而起,名曰“万卷楼”。其楼四周“风景擅平泉之胜,背山临水,烟霞绘辋川之图,手栽竹木渐成林”。
万卷楼实际上是一座藏书十万卷(省称“万卷”)的庞大书库,李调元将其父所购数万卷藏书及自己所购、刊印、手抄藏书收藏于其中,分经、史、子、集四十橱,内多宋椠,抄本尤伙,总数达十万卷,万卷楼所藏除了大量购买书籍外,藏书中还有不少手抄版本。李调元有抄书之癖,凡家中所无之书,即借别人所藏图书抄写,包括当年他做京官时,曾如饥似渴地广抄大内罕见之珍稀藏书,他曾自得道,其藏书中,“御库抄本,无一不备”。时人称为“西川藏书第一家”,堪称当时四川最大的私立图书馆。
自刊而藏是李调元万卷楼藏书中的另一重要部分。他的自刻本《函海》《续函海》《童山诗集》《童山文集》即藏于此。在随后的日子里,李调元还不断扩大其规模,从外地购回许多珍贵古本,稀见图书,以充实馆藏,成为四川文化史上的一大丰碑,万卷楼的建立,是清初以来四川文化事业恢复发展逐步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万卷楼建成后,李调元每天皆要“登楼校雠”,手不释卷,不亦乐乎。万卷楼亦成了海内文学达人、李氏子侄、邻近生员最青睐的地方,甚至很多人不远万里来此查阅典籍,名家大儒们在楼中穿梭的身影成为蜀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令人痛心的是,嘉庆五年(1800年)二月,李调元昔日的政敌永保嫉恨旧仇,借白莲教起事之际,串通盗匪火烧万卷楼,实为四川文化的重大损失。正在成都友人家中避难的李调元听闻一生心血灰飞烟灭,“一恸几绝”。回罗江后,他将残书片和书灰用黄绫包好,埋入土中,用青石砌高2米、长2.67米的书冢,并亲笔题写“书冢”二字,刻石碑立于冢前哭诗云:“不使坟埋骨,偏表坟葬书;焚如秦政虐,庄似陆游居。人火同宣榭,藜燃异石渠;不如竟燃我,留我待何如?云峰楼成烬,天红瓦剩坯;半生经手写,一旦遂心灰。獭祭从何检,尤杠漫逞才;谈书无种子,一任化飞埃。”
万卷楼被焚后,李调元“意忽忽不乐”,终在嘉庆八年(1803年)十二月悲痛万分地离开了人世。
一代文化巨匠从此陨落,而他留下的不朽著作依然葆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巴蜀文化中最为丰厚珍贵的部分。
主要贡献
李调元是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一生著述极为丰富,达130余种,撰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蠢翁词》等文学作品,《雨村诗话》《雨村词话》《雨村曲话》《雨村赋话》等诗学、戏剧学、文艺理论作品,编刊其父李化楠所撰饮食专著《醒园录》,辑撰刊刻大型丛书《函海》《续函海》等文献学巨著,造“万卷楼”,藏书十万卷。
历史功绩
李调元推动了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承,对巴蜀文化复兴和清代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组织川剧伶班,着力扶持、大力推动川剧的兴起,融入对川菜、江南菜等饮食文化的独特见解,编撰了第一部川菜菜谱,为本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川遗存
德阳市有李调元纪念馆、醒园、李调元读书台、李氏宗祠敦本堂摩崖石刻、李氏宗祠家规碑等,绵阳市有李调元出生地院落、万卷楼遗址、书冢、读书台等。
当代价值
李调元钟情家乡文化,具有坚守正义道德的爱国主义情怀,他孜孜不倦整理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为推动中华文化复兴提供了智慧与启迪。
新闻推荐
一年级时,跑步是我的强项,我常常拿第一。但是,不知道怎么了,渐渐长胖的我,跑步经常拿不到第一。一年级运动会,我报名参...
罗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