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制种油菜需授粉 蜜蜂哪里来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2-14 05:4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周金泉)春暖花开时节,在四川省最大油菜制种基地德阳市罗江区,无论是制种农户、制种企业,还是行业管理部门都忧心忡忡,因为受疫情影响,大量在云南冬繁的蜂群不能引进入川,以致制种油菜极度缺少蜜蜂授粉,缺口竟达3500箱。

四川福乐种业有限责任公 司 在 罗 江 区 新 盛 镇 有5000多亩制种油菜,与当地制种农户开展了多年的订单生产。2月11日,公司负责人郑天福说:“1亩制种油菜,一般要有一箱蜜蜂进行授粉,要是往年,在腊月间,我们的基地通过给蜂农一定补贴,早就摆够了蜂箱。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在云南冬繁的蜂群都过不来。我估计我们现在的缺口达 2100 箱。如果在2月25日前还不能到位,将会导致减产。”

原来,制种油菜与商品油菜不同,商品油菜为雌雄同花,不需昆虫授粉都可。制种油菜则为“虫媒花”,其母本不育株、无花粉,必须依靠蜜蜂等昆虫采集父本花粉为母本授粉,母本才能结实。

公司技术员说:“制种油菜,蜜蜂最为关键。它影响到产量和质量。从2月下旬至3月下旬,公本只有30多天花期,没有蜜蜂授粉,肯定影响产量;公本花期结束后,母本花仍会一直开下去,这时若有其它野蜂为它授粉的话,就会导致杂株,影响制种质量。”

公司生产经理陈方勇说:“我手上掌握有正在云南冬繁的陕西、甘肃、云南、吉林、内蒙古等地蜂农的资源,这几天也在跟他们联系。但估计因为疫情原因,或者物流业未正常恢复,或者没有返空车,或者运送人员有一定隔离期等原因,他们的蜂子都无法运过来。”

罗江的制种农户与公司一般是订单合作,公司提供亲本种子和技术服务,农户按流程生产,种子合格以后公司回收,农户种1亩制种油 菜 将 比 商 品 油 菜 增 收1000元左右。

罗江区新盛镇苏桥村村主任邓永华说:“罗江很少有养蜜蜂的,如果外地的蜂子再进不来,我村240多户制种户的产量都会受到影响。制种可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收入啊!”

“我们希望2月25日前,有足够的蜂群到达基地。如果不行,在3月几号到达也行。如果再晚,随着制种油菜的花期逐渐减短,外地蜂农考虑到成本和效益也不会再来,他们将会到其他地方追花。”郑天福说。

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文斌说:“罗江区自然隔离和土壤、气候条件都比较好,现已成为省内最大的油菜制种基地,全区有制种油菜2万多亩,涉及4个镇共19个村,共需蜜蜂13050箱,但目前缺口达到3500箱。”

文斌表示,罗江将为外地蜂农开辟绿色通道,蜂农无需多虑。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蜂源不缺,关键是运输成问题。”与此同时,农业部门也在想办法,力争为罗江引进蜂群。

省蜂业管理站站长王建文建议,目前,罗江区最好还是就近在德阳、绵阳寻找蜂源为制种油菜授粉。

“我们已了解到了罗江的情况,今天,省蜂业管理站也给我打了电话。我们正在着手协调,跟踪到底。”德阳市农业局养殖科科长潘成清说。

眉山市东坡区是全省蜜蜂养殖大县。东坡区畜牧站分管蜂业的工作人员刘桂舟听记者反映罗江的困难后说:“我们的大部分蜂群还在云南冬繁,但本地也有一些。我将向区养蜂协会反映,看是否有足够多的蜂群。我们希望与罗江直接对接,看看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

新闻推荐

心理专家呼吁 有疫情高发地区接触史?请积极配合排查!

资料图片“个别有疫情高发地区接触史的人员,因为不重视、恐惧、逃避、害怕被歧视等原因,隐瞒了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人员排查和...

罗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