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保供 田间到餐桌“菜篮子”有保障

德阳日报 2020-02-11 09:31 大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菜篮子”供应牵动着千家万户。2月9日至10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探访了解蔬菜收成、收购及物流配送等情况。

从生产基地到市场超市,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全市各地各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守好市民的“菜篮子”,保障市民生活需要。

本报记者陈晓霞曾可嘉曾征王三春实习记者刘倩

蔬菜长势喜人基地供应充足

“注意轻拿轻放,不然压坏就不新鲜了。”2月9日,记者走进罗江区略坪镇蔬菜基地,成片的青菜、豌豆尖、莴笋长势喜人,村民们戴着口罩正在抢收蔬菜,一筐筐鲜嫩的蔬菜正等待装车。

“今年天气比较好,雨水充足,阳光充沛,各种蔬菜长势好、质量好,产量高于去年。”略坪镇前龙村村民郭盛书一边采摘青菜一边告诉记者,“今年我种植青菜30多亩,已采摘销售18亩,地里还有14亩左右。今天打算再采摘3亩,运到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剩下的送去泡菜加工企业。”在菜地里,郭盛书和几个村民将一筐筐蔬菜装上车。

略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该镇督促蔬菜基地的种植户按照防疫要求,紧扣全程防护每个环节,采收不扎堆,对田间采收劳动力做好防疫知识宣传,要求采收人员戴好口罩;企业收储不扎堆,通过交通卡口和收售双方协调两种方式,控制出售青菜的人员、车辆数量,并对运送车辆消毒。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全市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现有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20余个(面积1.1万公顷),蔬菜在田面积约30万亩,可上市莴笋、萝卜、豌豆尖、白菜等蔬菜60万吨。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始终坚守“菜篮子”阵地,迅速开展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监测,对本地蔬菜生产情况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利用视频、网络、监控等科技手段掌握重点蔬菜基地情况,指导生产、问诊把脉,解决菜农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指导菜农合理布局,分批上市,提高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能力,全力保障市场的蔬菜供应。

上浮收购价菜农吃下“定心丸”

作为川菜之魂,泡菜一直备受川人青睐。什邡市马井镇坐拥“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和“马井泡菜”两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菜篮子”和“泡菜坛”已然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贝”。

“今年我种了4亩地青菜,全都卖给泡菜厂了。”2月10日,什邡市马井镇双堰村7组村民钟国龙一大早就带着几名工人来到地里,趁着晴好天气采收青菜。“我们跟泡菜厂已经连续签了七八年合同了。今年我家青菜1亩地能收10000—15000斤,今年价格不错,能有个好收成。”钟国龙笑着说。

钟国龙口中的“泡菜厂”是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统一集团、宝立食品、真功夫等企业供货商,年产值突破2.2亿元的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是马井泡菜产业的“领头雁”。公司探索出“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户”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引导周边村落发展蔬菜核心产业园1万多亩,每年以“市场价+保护价”收购周边村民出产的青菜、辣椒、老姜等农产品。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罗江:疫情防控信息实时掌握小小微信群发挥大作用

本报讯(范刚记者肖盛雄)“欢迎加入‘罗江微信群联盟’群,我是罗江区委宣传部的张超,诚挚地向你们表示感谢!”这两天,张超当起...

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