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全面发力攻坚 走活乡村振兴大棋局

四川日报 2019-12-09 05:57 大字

罗江区金山镇大井村彩色小镇。

省级“四好村四好村””罗江区新盛镇金铃村罗江区新盛镇金铃村。。

壮大产业、做美环境、强化治理

12月3日,住建部公布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连片推进村和试点县名单。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白马关镇万佛村入选精选试点村,罗江区作为全省唯一代表成为试点县。

俯瞰调元万亩青花椒基地,一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在山间蜿蜒,白墙青瓦的农家房舍点缀其中;在略坪镇述吉农业羊肚菌种植基地,返乡创业大学生正在大棚中辛勤劳作;在星光村、万佛村等村落,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走进德阳罗江的乡村,处处皆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罗江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争创全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努力谱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篇章。

□罗宣 文/图

“黄金十条”充满活力 产业形态特色鲜明

每年金秋时节,罗江“西蜀柚乡”万亩蜜柚进入丰采期,一颗颗金黄的柚子挂满枝头,收获的喜悦绽放在果农脸上。今年,蜜柚基地产量达200万斤。

甜蜜的柚子,成了罗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见证者。近年来,罗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紧盯创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进县(区)目标,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

政策的“杠杆”作用显著。随着《德阳市罗江区农业产业发展“黄金”十条》等惠农助农政策出台,符合条件的涉农经济实体得到相应的财政奖励或补助,有效撬动社会资本约20亿元投入到农业和农旅融合产业,吸引60余家企业到罗江投资,有效地助推了罗江相关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近年来,罗江区重点规划发展优质粮油、贵妃枣、晚熟柑橘、青花椒、蔬菜五大类主导产业,分5年培育和发展了29个省、市、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全区98个行政村全覆盖。截至2018年,全区已建成优质粮油园区30万亩、晚熟柑橘园区8万亩、青花椒园区3万亩,两万亩的贵妃枣现代农业园区正申报省级园区。农业园区已占全区耕地、林地总面积的74%,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入园企业27家,产值54亿元,本地农产品初加工率达95%。

为拓展农业农村功能,让农民分享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红利,罗江区通过推进拆院并院和农民宅基地双挂钩试点,进一步拉长农业生产链条,实现了农户参与、农户受益,创新推出了“五子登科”(镇村搭台子、农民出房子、市民凑份子、公司找路子、合伙挣票子)的闲置农房改造经营机制,目前已发展农旅融合企业61家。

同时,罗江区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力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构建“村组搭台、大户流转、农民保底分红”的利益分配格局,创新集体、大户、农民三方利益保障机制。

2017年,罗江区率先在全省开启“农联”改革试点,运行两年来,入“联”农户平均增收15300元,农业综合生产率和效益提高30%。农民专合社数量达到185个,农民入社占比达到84%。罗江区注册家庭农场560家,占德阳市总量的43%,成功入选“全国农民专合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和“全省家庭农场重点县”。

“户户达标”整治环境 山清水秀美景如画

“现在村里的环境好哦,垃圾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厕所也改了,村道全都整成水泥路了。”说起家乡的变化,罗江区金山镇大井村7组村民张珍碧很开心。

大井村的这些改变,都源于罗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罗江区各镇以“户户达标”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标准实施乡村振兴,强力推进垃圾、污水、厕所、彩钢棚的整治工作,注重提升乡村“颜值”,让“清洁”成为罗江“第一印象”。

通过近年来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机制的探索和尝试,罗江区目前已形成了“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五步走的垃圾处理模式。同时广泛动员村民参与“一元钱”模式,试点建立了卫生院落整治专项基金,目前基金运行良好,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污水整治成效引来百姓点赞。“以前洗衣服都不敢多用水,生怕厕所倒灌,又脏又臭。处理设施建好后,既干净又方便。”罗江区金山镇大井村2组村民孙世金说。

这是罗江创新开展“厕污共治”的成果。“我们采用的是化粪池+微动力小型净化槽的分散式处理设施,把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每天只需要0.7元电费。”罗江区综合执法局负责“厕污共治”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罗江已建成单户三格式化粪池2.5万余户、微动力小型净化槽分散式处理设施500余座、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点75座,实现农村“厕污治理”全覆盖,有效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实现100%治理。

“四大革命”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以此为基础,罗江建立“规划下乡、免费设计、村民自建、适当补助”的农房品质提升共同缔造机制,走出以点带面促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闲置农房摇身一变,成为充满艺术范儿、现代感的民宿。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石砌围墙、石板路、木门、翠竹,诠释着“曲径通幽”的意境;民宿内部简洁大方的布置、合理的空间设计,显露出品位和专业性……这便是白马关镇万佛民俗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一核三治”机制护航 基层治理彰显成效

项目放在哪里建、谁来建、怎么建,都由村民议事代表会议决定,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各环节由定向代表全程监督,时间缩短40%,资金节约30%……

这是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试点中的有益尝试,也是罗江在全国率先推行以“定向代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的一个缩影。

在纵深层面,罗江区坚持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从支部核心、村民自治和“三治”融合入手,挺起乡村振兴“主心骨”。积极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着力选拔培育政治素质较好、群众口碑较好、干事能力较强、服务意识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村(社区)后备力量,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罗江有群众反映救灾物资分配不合理。区、镇干部了解情况后,承诺将公开处理,随即召开村民会议和院坝会,广泛听取意见。议定大院子直选2-3个,小院子直选1-2个既公正又有威信的村民代表,逐户重新核实受灾情况并张榜公示,妥善化解了村民矛盾。

此后,罗江区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形成了以“定向代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并于2010年在全区推广,2016年开始向德阳全市推广。后来,在“支部领导、定向代表、议行合一”的基础上,罗江又提出了“三治(即自治、法治、德治)结合”,以定向代表为纽带,推动乡村治理落到实处。

如今,行走在罗江的乡村田野,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宜居新村逐渐成形,乡村振兴的春风扑面而来。

新闻推荐

学习榜样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 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走进康定

甘孜日报讯11月29日,康定剧场座无虚席,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先进事迹第二巡回报告团走进...

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