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归隐田园的文宗巨匠
制图/瞿洋
□高仁斌
在四川罗江县,清代才子李调元家族“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的美谈几乎家喻户晓。值得一提的是,李调元家族是罗江地区极少的非湖广填四川的“土著”氏族。明末清初,其曾祖李攀旺曾避难于北川大山中,得以保全性命于乱世。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李氏家族开始复兴。至清乾隆七年(1742年),李调元的父亲李化楠考中进士,其后李调元及其两个堂弟李鼎元和李骥元也考中进士,且三弟兄均入翰林。
壹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李调元出生于绵州罗江县北乡南村坝李家湾,字羹堂,号雨村,别号童山蠢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及第,被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选司主事,之后还担任过广东乡试副考官、考功员外郎、广东学政。
李调元的从政为官之路并不是畅通无阻,他曾差一点就被流放新疆伊犁。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李调元由广东回京复命被提拔重用,升任直隶通永道(道员,正四品),兼管河务、屯田、海防、驿传等事,辖通州、永平府。如果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李调元在从政的道路上一定会大放异彩。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李调元没有想到的是,他已经不知不觉地给自己埋下了祸端。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库全书》修好,朝廷下令将七部手抄本分送全国七大藏书阁收藏,李调元奉旨将一部《四库全书》护送到盛京沈阳(今辽宁沈阳市)文溯阁保存。在经过永平府卢龙县时,卢龙县知县郭永泰命人把装书的车辆集中停放在馆驿停车场,并盖上茅草防雨。半夜书车茅草忽然着火,士兵担水淋熄,只少数几十本书留有水印记,主要责任应是郭永泰“护送不谨”。
在全书送到盛京文溯阁后,李调元回衙将详情汇报给前来查问的按察使永保。而这个永保在吏部任郎中时就与李调元结怨,于是乘机报复,上奏朝廷,诬李调元玩忽职守,致《四库全书》受损,下旨将李调元罢官、下狱。第二年春天,李调元被定罪发配新疆伊犁。幸好有直隶总督袁守侗及时相助,以李母年老需赡养为由,代为申冤,朝廷才准许李调元缴纳万两白银赎罪,押到涿州(今河北涿县),即释放回乡。
贰
乾隆五十年(1785年),52岁的李调元返回罗江故里,居家将近二十年。
这期间,李调元啸傲山水,以著述自娱。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李调元,并不缺乏才气。他早年受业于涪江书院,“州院试俱第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乡试,提学使“奇其文……拔第一”,后就读于锦江书院,与崇庆何希颜、成都张鹤林、内江姜尔常、中江孟鹭洲、汉州张云谷六人,时称“锦江六杰”。在清代四川文坛,李调元与遂宁张问陶、丹棱彭端淑合称清代巴蜀三大才子。按照袁枚的论断,在这三个人中,张问陶成就最大,彭端淑次之,李调元第三。
纵观李调元一生,其最大的成就乃是对巴蜀文化的系统性整理,对弘扬巴蜀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不得不说到李调元的万卷楼和由他毕其一生编纂刊刻而成的文化巨著《函海》。也正因为如此,李调元成为一代彪炳史册的文宗巨匠,也是继杨慎之后四川出现的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
李调元罢官后,回到家乡罗江县,随即在南村修建了“万卷楼”。万卷楼实际上是一座藏书十万卷的庞大书库,被时人称为“西川藏书第一家”,可与浙江天一阁媲美。
万卷楼的宝贵藏书,是李调元和其父李化楠两代人不辞辛劳、辗转求购的成果。父子两人均爱书成癖,只要遇到前朝珍稀本、善本,往往不惜重金求购。李化楠在浙江、河北任知县、知府时,遍购古今珍贵书籍,李调元从浙江省亲返川,将父亲所购书籍装船航行数千里运回老家入书库。受到父亲的影响,李调元在成年后,也将购买书籍作为最大的嗜好,在做官期间“所得俸,悉以购书”。
叁
李调元万卷楼珍贵藏书,是四川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一巨大的宝库,不料于嘉庆五年(1800年)毁于一场人为的火灾。
此时的李调元,正好去了成都,因为归隐南京小仓山下的随园主人袁枚将新印的《小仓山房文集》托人相赠。袁枚乃是当时文坛的泰山北斗,李调元比他小十多岁,虽然二人先后中进士,先后入庶常馆,但年届八十的袁枚竟然万里送书,如果派家人去取,显然对先生不够敬重。所以李调元决定亲自去成都拜领,并将自己的《函海》带上一部,呈送袁枚先生指正。
当李调元从成都归来时,但见平地瓦砾飞灰,顿时悲痛欲绝,双手将书灰捧入绢袋,葬入黄土,取名“书冢”。此后,李调元一病不起,嘉庆八年(1803年)病逝,终年68岁,一代名儒从此陨落。
李调元毕其一生编纂刊印的《函海》,对四川的文化复兴和清代 学 术 繁 荣 起 到 了 巨 大 的 作用。这部巨著包括校勘、纂辑和刻印的前人著作,更多的是李调元自己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函海》共30集,全卷一百五十种书,其内容包括经学、史学、考古、地理、文学、文字音韵学、金石学、书画、农学、姓氏、民俗等多个领域。他自己的诗文集《童山文集》和《童山诗集》还未收录进去。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得李调元所赠《函海》,观后极为赞赏,曾撰写一联: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
李调元一生在学术上涉猎十分广泛,终成一代文宗巨匠。大型类书《函海》不仅为研究古代巴蜀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其中更包括大量篇幅的关于川剧、川菜的记录。
他提出“戏曲应该合乎人情”,“应该各自成体”,要有创新精神。他还把元人杂剧、明清的一批传奇剧本移植、改编成川剧,搬上舞台。他经常“自敲檀板课歌童”,带着戏班到成都、绵州等地演出,他对川剧的贡献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肯定,被尊为“川剧之父”。
此外,对今天享誉全球的川菜,李调元亦功不可没。他的父亲李化楠在宦游江南的时候收集了很多江浙一带的烹饪资料,李调元便将这些手稿加以整理,又加上他自己在广东、京都等地了解到的烹饪方法互为参考,写成一本专谈饮食文化的《醒园录》,一共记载了菜肴39种、酿酒调味品24种、糕点小吃24种、腌渍食品25种及食品保藏方法5种。正因为李调元的系统梳理,川菜才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他也被后世尊为“川菜之父”。
淡出官场,回归田园,也许并不是李调元人生的初衷,但他却因此为巴蜀大地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幸甚至哉!
新闻推荐
近日,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执勤民警在综合市场川亚街路口执勤时,发现一辆从西门口方向驶来的白色普通两轮摩托车...
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