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关:最后小咽喉(二)

广元日报 2019-08-01 00:54 大字

2016年11月13日(农历十月十四)霾渐重

庞统在绵州“涪城会”中已经出场,当时的“鸿门宴”计策刘备未采纳,但到葭萌后给刘备取蜀的上中下三计却很出彩: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一举就能拿下益州,此为上计;刘璋心腹名将杨怀、高沛,各凭精兵镇守白水关,可以杀之,然后收降其军队,进军成都,此为中计;退守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谋划攻打益州,此为下计。

刘备采纳中计,一路势如破竹,有的放弃抵抗而投降,当顺利攻下涪城、绵竹城,据绵竹城进攻雒城(今广汉)时,庞统却付出了生命代价。雒城守将刘循是刘璋的亲儿子,据城死守,双方相持一年之久。“十九年(214)夏,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卒,年36岁。”36岁,智慧韶华,刘备是何等心痛啊!

庞统专祠中有个二师殿,共祀卧龙凤雏。五代后汉时初建,清代又重建。庞统道号凤雏,智慧才能与诸葛亮齐名,都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大概后人觉得庞统孤单,把生前好友请来相陪吧。殿里的楹联大都围绕龙凤二人说事,连两颗古柏的树冠虬枝也按照人们的意愿长成龙、凤状,为游客增添一分天人合一的惊奇。与绵阳清代所建李(白)杜(甫)合祠异曲同工,为蜀道独有的文化现象。

凤雏碑廊里的历代碑记文论也多说卧龙凤雏为蜀汉肱骨,不可偏废。“汉季之兴,因得武侯;汉季之衰,因殁靖侯。”理由是,庞统不死,则亮不必入川;孔明不来,有人制衡关羽则荆襄不至失守,就不会有刘备伐吴、夷陵惨败等连锁反应。在他们看来,庞统战死雒城似乎已经注定了蜀汉必然灭亡的命运。

把历史潮流和趋势系在几个英雄人物身上,认识论有问题吧!细究作者身份,大多为地方官员,他们不乏政绩颇有文采,论述看似严谨,但在我看来,却没有跳出英雄史观的藩篱,心无人民大众,在这点上,差刘备甚远。事实上,蜀汉灭亡,脱离人民群众,不注重培养本土人才也是致命原因之一。

祠堂后面是庞统陵墓。“汉靖侯庞士元之墓”碑为康熙四十八年所立。跟绵阳西山蒋琬墓形似,为八角形复钵式建筑,但精致许多,墓顶为石雕镂空宝顶,下压八角凤尾,墓顶寸草不生。

整个墓祠三进四合,古朴敦厚、肃穆庄重。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有些为现代补书,但更多的是原件,包括“示我周行”石碑,怕游客不能辨认字迹照做了一块新碑,涣漫的原碑依然矗立原地。

一路走来,大多古迹遭损毁而后新建,气场和感觉大打折扣,而这里却例外。见我疑惑,宣传部小代告诉我,这里的碑刻、楹联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人用白灰涂了起来。好在没人对庞统祠进行破坏,遂得以保全。而后刮掉白灰,文物重见天日。

相比之下,尧氏贞洁牌坊就没那么幸运了,被捣毁得七零八落。清道光六年,罗江尧氏丧夫守节不嫁,捐家产维修古驿道。知县请旌奉文在白马关为其建坊表贤。残存部分依稀可见当年气势。

罗江县境内尚存4.7公里青石板古道。庞统祠经落凤坡到五丁谷的金牛古蜀道长约2公里。告别庞统祠走过这段保存完好的古道,只见破碎的青石板被抛上一层时光之釉,俯身触摸,不胜唏嘘。

(熊芙蓉)

新闻推荐

从四川“碰”到云南 专挑酒驾司机“下手” 开豪车碰瓷团伙被端

四川罗江警方打掉一个驾车“碰瓷”团伙,挡获奔驰、宝马、奥迪6辆,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四川绵阳市高新区的宋某,在一次偶然的...

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