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趟出丘区“厕污共治路”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5-08 07:58 大字

稿件来源:刘佳

制图/瞿洋

农报眼

□本报记者 刘佳

今年初,四川省启动村庄清洁行动,掀起“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农村污水治理点多面广,长期存在着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等“痼疾”。目前,全省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不足20%。今年,四川省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开展此项工作。

德阳市罗江区,地处川西坝区浅丘地带。近年来,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减量控害,罗江探索出了三种不同的“厕污共治”模式。近日,记者前往当地进行走访。

1

新修的化粪池能够更好地将处理后的粪渣用于农田灌溉,沼气也能做为燃料,这种单户模式,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

2

户用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集中修建的三格式化粪池,通过淤泥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实现生态降解

3

针对丘区地形罗江还探索出了一种小型分散式处理模式。小型污水处理站主要适用于3到5家农户的污水处理,并依丘区地形地势而建

三种模式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4月12日,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二组,村民龙家斌建起了敞亮干净的卫生厕所,厕所旁是一个两立方米的沼气池。“与厕所配套,以前的沼气池是单格的,现在已升级为三格式的。”龙家斌说,新修的化粪池能够更好地将处理后的粪渣用于农田灌溉,沼气作为燃料,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

不远处的星光村六组,农地旁是一个150立方米的池子。“这是我们新建的集中式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可解决周边48户农户的污水处理问题。”鄢家镇党委书记肖勇告诉记者,户用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集中修建的三格式化粪池,通过淤泥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实现生态降解。“这种集中处理模式主要针对15户以上农民,后期维护只涉及到一定人工费,成本很低。”肖勇表示,除了鄢家镇星光村、百花村,目前调元镇的新村聚居点也在试运行这种模式。

除了单户和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针对丘区地形,罗江还探索出了一种小型分散式处理模式。这种小型污水处理站主要适用于3到5家农户的污水处理,并依丘区地形地势而建,由于小规模且集中,所用管道一般为塑料波纹管,造价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不高。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不搞“一刀切”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最难的是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罗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股股长陈兵说,丘陵地区地形高低不一、各个村的硬件基础也存在差异,如果采取单一模式建立集中污水处理站,涉及的建设资金非常高昂。正因如此,罗江区在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时,重点考虑到了全覆盖,水质要达标,成本要合理等因素。

目前,罗江区约有5.5万户农户,预计采用单户式污水处理模式的农户占比约70%,“这主要涉及居住分散,不便于集中收集的农户。”记者了解到,当地的单户式处理模式中也有细分,对于原来就建有管网、化粪池的,改造主要涉及化粪池的提升,投入成本约0.4万元/户,建设周期短、后期运营成本低;对于景区、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则采用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建设微动力小型净化槽分散式处理设施,让出水达到一级B标准,建设成本约0.7万元/户。

在金山镇大井村二组村民孙世权家,记者见到了这种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孙世权一家排放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完全可以达标排放,而后期整个系统的单日运行能耗不到一度电,“这只相于一个38瓦灯泡的用电量。”陈兵说。

3到5户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占比约20%,主要涉及丘区农户。陈兵告诉记者,修建一个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站,仅架设管道这一项就需要上百万资金投入,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高。采用小规模的相对集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以万安乡芒江村5组的这个污水处理站为例,总体的建设成本只需10万元左右。”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罗江着力化解源头性基础性矛盾纠纷

日前,记者从德阳市罗江区委政法委获悉,近年来,该区坚持以网格化为抓手,强化联动、形成合力;大力开展“诉源治理”,推进纠...

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