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深入推进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建设 打造“创新驱动助力工程2.0版”

德阳日报 2019-01-22 10:02 大字

院士专家深入企业调研。

>>>提要

2015年4月,德阳市被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0家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之一。市委、市政府将“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工作纳入了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统筹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三年多来,德阳市积极搭建创新载体平台、探索合作新模式,推进科技资源、研发机构、成果孵化项目等工作落地,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助力工程2.0版”。

截至目前,德阳市已与中国化工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40多家全国学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4家。通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仅2018年新增科研项目128项,全年实现产值450.78亿元。

全面布局

构建“点—面—链”发展格局

在助力创新驱动方面,德阳市加强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一把手的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领导小组,并将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

同时,德阳市按照“一个产业或几个全国学会、制定一套工作方案、依托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落实到相关区域和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点—面—链”的创新发展格局。在点上,着重解决重点企业的现实需求,衔接重点全国学会,集中解决企业发展战略、研发布局、技

术攻关和自身能力培养等问题;在线上,形成全域推进工作格局,德阳市及所辖县(市、区)分别确定1至2家重点产业与全国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寻求行业专家赴德阳进行精准对接;在链上,重点依托学会、科研院所、有关部门,利用其余全国学会纵向联系较为紧密的优势,从下至上纵向联络,推进重点产业的链条式服务。

搭建平台

聚才聚智促成果转化

2018年12月20日至21日,20余名国内顶级军民融合专家受邀走进德阳市开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助力产业发展系列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中,由德阳市引进的国内顶级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会在罗江区建立了全国首家军民融合工作站,该站将围绕金山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引进全国军民融合项目、专家、科研机构入园,以达到促进军民融合项目转化落地,打造园区军民融合生态体系,推动罗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目的。

德阳市在德阳创新创业中心成功打造“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德阳分中心”实体,引进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成果转促平台落地德阳。为解决落地创新资源水土不服现象,引进成都中企动力、四川协同创新促进会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在德阳注册德阳助力工业创新服务中心、德阳协同创新资源中心,开展科技成果转促平台的实体运作,为企业开处方、配资源和促进其产业化。

同时,德阳市与全国学会共同打造全国性高端常设学术技术论坛聚才聚智。中国化工学会与省科协、市政府在绵竹共同打造中国(德阳)资源化工高端论坛,2018年已举办第四届;中国核学会与省科协、市政府共同打造中国核电装备高峰论坛,2018年已举办第三届……这些论坛邀请了两院院士18人,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专家600余人、全国省外企业高管450余人次到德阳参加论坛,为德阳产业发展集聚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搭建平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创新提升

探索全方位科技服务工作

日前,2018中国创新设计大会暨好设计颁奖仪式在浙江宁波举行,德阳市企业揽获2金1银“好设计”奖项。据悉,目前德阳市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四川省科协正在合作共建“中国好设计”德阳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打造成为立足德阳面向西南地区,传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展示“中国好设计”的重要创新资源平台和创新要素集聚地。

德阳市积极探索和研究允许技术创新类、产业技术类的新兴创新组织作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相关政策,助推全国学会平台资源落户德阳。推进了中关村天合“全国十大好项目”、中国化工学会磷钛化工产业“好成果、好技术”等平台资源引进德阳等。

同时,德阳市还引进中国电子学会成果转化云平台、中关村天合大数据平台等线上平台,组织线上资源为线下服务。开发“德创·中国(DC&C)”创新资源库及微信平台、德阳科普资源网、德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平台(信息管理库、企业需求库、企业人才库)等载体。

>>>改革者说

破解改革试点的难点痛点

嘉宾: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勇

示范市建设以来,德阳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助力工程2.0版”,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比如德阳市科协重点承担的“助力创新发展”试点探索过程中,现有一些制度、机制对释放创新活力还存在一些限制,要破解改革试点的障碍和难点的研究。同时,推进全国学会资源在德阳本土化、实体化存在不少政策障碍,尚有不少难点亟待突破。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建议争取以中央深改办或中办名义出台推进科协系统改革的补充通知,完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保障措施。二是建议加大对试点项目的支持力度,除了安排工作经费外,能够建立项目实施引导支持专项资金。引进基金等投融资机构参与,激发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建议加强对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政策、制度、机制研究,特别是能够制定促进全国学会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政策;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同时,建立全国学会及参与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共同受益的机制。四是继续支持推进全国学会资源、机构、平台、组织在德阳本土化、实体化,建议有关部门在注册登记、办理程序、批准手续等方面创新突破,长期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文/图本报记者秦琴

新闻推荐

春运期间 德阳市 38个农民工慰问服务站温暖“上线”

(记者曾征)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春运期间,全市预计设立38个农民工慰问综合服务站,其中,市本级在德阳市火车北...

罗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