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朝俊彦】的来历

德阳晚报 2018-12-20 10:21 大字

罗江区鄢家镇东北五里天台村,地名周家桅杆房子,有“德善堂”,乃周氏祠堂。中堂屋正中,悬一朱红木匾额,“盛朝俊彦”四字耀然眼中;细观之,全文乃“四川直隶绵州罗江县儒学正堂加一级任国瑞为盛朝俊彦太学士周逢祥立”也。

此匾乃乾隆间任国瑞所立也。任国瑞何许人也?《直隶绵州志》载,乃营山县岁贡,乾隆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4年至1759年)任直隶绵州罗江县训导。满清官制,训导者,又谓之儒学正堂、教谕、学正,一县之教育长官也。正八品,仅次县令。任国瑞为训导,题款乃自谓之儒学正堂加一级,加一级者,朝廷嘉奖之律例也。

按清律例,赐立匾额、牌坊乃官府彰扬进士及第、孝子节妇、贡献卓著者之礼俗。官府立匾以誉其功绩、德行者,家族之荣耀也。然罗江县儒学正堂任国瑞,何以为周逢祥立匾?周逢祥何许人也?

周逢祥,字宗弘,号瑞安,雍正十年(1732年)出生,祖籍今广东省五华县。逢祥幼时,“湖广填四川”盛行,其祖周得中携家眷迁居罗江。乾隆三年(1738年),逢祥七岁,乃与父周丙元随祖定居今鄢家镇天台村(其时谓西道直隶绵州罗江东村四甲杨窄寺)。

周逢祥之祖父及父,世家务农。其离粤、经渝迁川之间,深感知书达理之要义。居天台,渐有积累,便望子孙读书以求功名。父送周逢祥入学,逢祥勤奋好学。父望其科举以仕。然周逢祥志向高远,心念国子监。

乃祖乃父筹得学费,送其入国学,此举时人莫不赞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周逢祥二十四岁为太学士。

入国学,周逢祥愈感读书乃得明理,便思办学引导子孙读圣贤书,教化后世耕读传家,以惠乡里子弟。三载,周逢祥返乡,筹资金,躬筑泥墙,建宅左书院于“德善堂”之左。

开堂办学,族之大事,功德无量。时祖年近八旬,喜曰:须典礼以成。父与周逢祥乃聚家人数十口,邀乡里邻舍,摆宴席于周家祠堂。

罗江县训导任国瑞,受邀赴宴。乡人此举,官府亦乐见其成,任国瑞心悦。同为书生,任国瑞惺惺相惜。办宅左书院,乃县之大事,按律例,应立匾以彰其行。任国瑞乃挥笔题此匾额。

周逢祥为“盛朝俊彦”,乃官府之褒扬,亦后世子弟之骄傲,周逢祥无负此赞。周氏子孙、乡里子弟,多求学于宅左书院,一时天台村儒风盛行、民风复古,子弟代有人才出。

期间,周逢祥屡赴科举,然精力总在宅左书院,未能榜上有名。然其办学善举,世人勿忘矣。嘉庆十三年(1808年),周逢祥七十七岁,卒。县府感其以文传道、尊师重儒,呈请钦赐“例赠修职郎”。

直至1960年,宅左书院依然为学校之地。后新建村小,乃尽使命。“盛朝俊彦”匾额,至今犹悬“德善堂”中堂屋,以勉周氏后人也。

新闻推荐

罗江区调元镇 “以购代扶”暖人心添信心

爱心人士购买贫困户养的母鸡。(文/图记者姚金帮通讯员郭薇)“青菜是今天早上才砍的,新鲜得很!”近日,罗江区调元镇举行了2018...

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