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金山 做美万安 做优白马

德阳日报 2018-09-13 10:56 大字

(上接第一版)

发展一流产业。以德阳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为载体,建中国科学城产业协作配套区,接受产业辐射、承接产业配套,继续按照“六个统筹”原则,聚焦“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全员招商,招大招强。与省国防科工办达成省市区三级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的共识,坚持将科研机构引进作为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发展的重要平台支撑。继续深化与中物院、中航工业、清华大学等25个涉军科研单位的合作,吸引一批在军民融合产业方面有深入研究、军工技术方面有专利发明、军转民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精英人才汇聚罗江。

打造一流环境。坚持守住绿水青山,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完善水、电、气、路等配套硬环境和吃住游购娱商业服务软环境。依托德阳金山军民融合产业园、绵阳高新区率先探索建设德绵边界试验区,着力在基础设施共同建设、产业项目共同投资、开发利润共同分享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为全省区域边界合作提供示范。积极协调推进德罗干道、成德大道北延至绵阳,建设德绵城市干道“双主轴”,加快推进德罗干道北延线、G108罗江段改扩建、金科大道(金山-绵阳科技城)等道路建设,推动交通体系互联互通,织密交通网络,夯实合作发展的交通基础。大力推进罗江军民融合产业园对接中国科技城,完善院校企地协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成德绵边界试验区,为德绵一体化发展积累经验。

提供一流服务。以建设“创业兴业福地,宜居乐居金山”,来服务产业发展,服从项目需要。在德阳北优、绵阳突出南向的空间布局中,加快推进产业新城建设步伐,做好金山湖、G5京昆高速服务区、标准厂房、金科大道、西街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优化投资环境,以军民融合特色小镇的“金字招牌”,在交通建设、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争做德绵一体化示范区的桥头堡。

做美万安按景区标准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罗江撤县设区,由此,罗江区整体转入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成为德阳中心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万安镇是罗江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辖区内有奎星阁、景乐宫、文昌宫、太平桥、万安驿等市、区文物保护单位,并与毗邻的三国文化、调元文化和佛教文化构成了罗江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城市建设中,罗江区委、区政府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和景区的标准建设万安。

建设组团式山水田园城市。按4A级景区标准加快城区建设,打造横贯南北的凯江沿岸城市景观带,重点建设“一园”“一桥”“一街”“两岸两湖”。“一园”即投资4.5亿元打造面积156公顷的周家坝城市公园,改写罗江没有高品质城市公园的历史。“一桥”即加宽永平桥,并按照城市干道标准改造永平桥到白马关五丁谷段道路,推动白马关景区与城区连片组团发展。“一街”即打造川菜川剧一条街,深入挖掘并不断彰显罗江川菜川剧之乡的文化品牌。“两岸两湖”即沿凯江两岸打造成德绵领先的城市光亮工程,亮化两岸建筑、高速出口站等,重点在天台湖、玉京湖打造音乐喷泉和光影秀。

建设西山路、东西街,形成横贯东西的城市主干道,打通麓峰路北延线,形成横贯南北的城市主干道,建设连接德罗干道的金雁西路,改造围城路,建设禄泉街,完成西片区城市路网;加大与成都铁路局对接,实施火车货运站外迁及火车站片区改造,加快高速出口站搬迁,建设育才路等道路;继续引进高职院校,使通用电子技术学校与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西财天府学院连接成片,让城市西区及北区成为教育新城区,进一步打响罗江职教名片,从而集聚外来人口、增强城市活力、丰富商业业态。

以推进汽车站迁建、启动G108改扩建项目政务中心至三辆车路段改造、建成商贸物流中心为抓手,加快打造高铁站片区。

推进奎星阁片区城中村改造及现有企业“腾笼换鸟”,加快城南市场建设,提升城南片区建设水平和承载能力。

做优白马建设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立足于白马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人文资源“三位一体”旅游资源优势,罗江区坚持把一二三产业全融合作为促进白马关建设发展的新引擎,以建设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目标,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推动白马关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规划。按照区委区政府对白马关“出川入蜀第一关·运动休闲新天地”的定位,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以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做好《白马关镇总体规划》《白马关景区总体规划(5A)及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高频次对接。白马关景区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健康谷,争取作为其核心启动区进行建设。全面把握健康谷规划建设方向,推进建立与健康谷的沟通联系机制,积极承办健康谷各项重大文体活动,超前谋划各项工作和项目,加快实施健康谷-景区旅游通道建设罗江境内段前期工作。

高质量办赛。按照“以赛促建、以赛促游”的原则,高质量承办中国全地形车锦标赛(罗江站)、全国山地自行车精英挑战赛等体育全国性赛事;开发培育“过关点将”健步走活动和“两汉三国秦蜀古道”定向越野等三国文化类体育活动;继续举办“枣子节”“庖汤节”“庞统祠庙会”等传统民俗节会活动,通过高水平的活动带动人气,做优业态,增加景区吸引力。

高效率建设。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以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政府投资水平,丰富白马关运动休闲业态,完善体育类基础设施配套布局。到2019年,完成白马关户外运动公园建设;2020年,通过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验收。狠抓其他项目建设。推动以万佛民宿村、水晶艺术小镇、“白龙谷”开发项目和低空户外运动基地项目为代表的旅游项目落实落地,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

高水平挖掘。深入挖掘三国蜀汉文化,推动多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培育,引导创办一批本土文化创意企业,支持开发别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创意产品,打造具有白马关本地文化标识的文化创意品牌。

新闻推荐

部门协调推进德中、德罗公路项目建设

本报讯(记者张嵘)为加快推进市本级德中、德罗两条市域交通干道项目的建设工作,日前,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市国土、水务、规划,旌...

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