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罗江县鄢家镇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用“硬措施”啃“硬骨头”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0-11 12:58 大字

(记者 钟正有)近日,记者从罗江县鄢家镇获悉,该镇以党建为统领,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认真谋划、全力推进,以“三个一批”为核心,以产业造血、扶志育气、移风易俗、服务支持等具体措施为抓手,以“五个一”帮扶力量为后盾,用“硬措施”啃“硬骨头”,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三在前”主抓产业造血。一是组织覆盖在前。前移战斗阵地,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发展专合社等“两新”党支部13个,通过“支部连基地、党员带农户”的机制,干部示范、能人带头,发展党员种植示范园。村干部带头种植,引进大户流转土地,大面积种植,挣到钱,做榜样给贫困户看,截至目前引领农民群众新植杂柑3000余亩、核桃1200亩。201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3.6%。二是科学规划在前。坚持党委引领,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制定“一带、两园、三路、四片”的“1+2+3+4”产业发展规划(一带:罗桂路产业带;两园:万亩蜜柚园、万亩杂柑园;三路:鄢慧路、鄢御路、鄢回路;四片:薄壳核桃产业示范片、露天蔬菜产业示范片、林下生态养鸡示范片和水产养殖示范片)。三是精准服务在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中“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建立62人的党员技术服务队伍,通过田间课堂、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农技果技实用技术培训1万余人次,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安排一位党员定点联系一户贫困户,承包脱贫任务,要求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面旗帜一个阵地,一个阵地一片产业,一片产业脱贫一家”。

“三结合”,助推扶志育气。一是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在全镇成立16个脱贫攻坚扶志协会,通过文艺表演、法制讲座、技术培训等活动,以“四扶”(扶志气、扶智慧、扶法治、扶自尊)培育“四气”(人穷志不穷的骨气、敢于脱贫的勇气、有发展产业的底气、有奔小康的豪气)。二是易俗与“减负”相结合。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红白喜事从简、不攀比浪费。将酒席桌数、用酒量等写入村规民约,16个村完善《村规民约》,严格约束婚丧嫁娶攀比化、面子化,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同时通过农民夜校、院坝会、板凳会等形式,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三是坚持“脱贫”与“治软”相结合。开展软弱涣散村集中整治,在县委确定联系领导、帮扶部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基础上,再通过派驻工作组、与先进村结对方式,找准找实贫困村突出问题20个,分类施策,制定措施32项,建立整改清单、开门整改,务求实效。

管好三支队伍,建强“主力军”。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和任务排兵布阵,使干部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一是管好第一书记。注重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将作风扎实、能力过硬的后备干部,选派到村上担任第一书记,主抓所在村脱贫攻坚工作。目前,鄢家镇共有“第一书记”15名,其中市级贫困村9名,非市级贫困村6名,8名由镇党委选派,7名由县级部门选派。2016年,2名第一书记从三类人员进班子中选拔为副镇长。第一书记张超被评为市级优秀第一书记。二是管好驻村干部。坚持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原则,把机关干部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严格执行驻村干部过程纪实制度,针对个别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三是管好村“两委”干部。通过重点整顿一般、较差类村级党组织,选好配强带头人,注重补齐能力短板。重点围绕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等内容,加强对换届后村两委班子的培训,增强“村两委”扶贫脱贫、带民致富本领。

新闻推荐

罗江:贵妃枣采摘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伍玲)近日,2017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暨罗江第十二届贵妃枣采摘节在罗江县蟠龙镇贵妃广场开幕。活动将持续至9月20日,广大游客可至蟠龙镇、白马关镇等核心区体验采摘,参与“魅力德阳·枣临罗...

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