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罗江白马关镇党建“强引擎”提速脱贫攻坚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9-04 08:10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讯(张明云记者 钟正有)近年来,罗江县白马关镇把脱贫攻坚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阵地”,把基层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的“强引擎”,引领万佛村紧紧围绕“抓党建助力脱贫攻坚”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服务农村、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通过产业扶贫、思想扶志,不断提高村民自身的“造血”能力,使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取得良好成效。

党建+宣传助销

开拓脱贫攻坚“新路径”

“谢书记,下了大雨,我们家的路这么烂,我的枣子运不出来,咋办啊?我年龄大了,不会上网销售,又没有人际关系,枣子放久了就坏掉了,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近日傍晚,万佛村第一书记谢宏伟接到了该村枣农张纪述的求助电话。

谢宏伟明白,贵妃枣虽然口感好、甜度高,但上市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且只适宜鲜食,不耐贮藏。鲜枣能否及时优价销售,直接关系到枣农的“钱袋子”。

为此,借助日前万佛村举行的“品贵妃香枣游白马雄关”大型古装民俗活动的东风,村两委积极展开贵妃枣销售宣传攻势,广大党员积极通过微信、网络等平台帮助枣农进行推销,同时通过开办夜校等方式,培训枣农电商、微商销售知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仅仅两天时间,我们就帮张大爷及其他贫困户成功销售枣子600余斤。”谢宏伟说。

党建+结对帮扶

完善脱贫攻坚“新体系”

万佛村坚持走“精准化”扶贫道路,采取“1+1+N”模式,全村88名党员分别结对1户贫困户,及N户普通产业户,开展精准结对帮扶活动。党员干部到结对的贫苦户家中走访慰问,深度挖掘致贫原因,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做到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为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方案,帮助扶贫对象挖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

为了使帮扶工作呈现良好的效果,该村两委干部还不遗余力地鼓励返乡务工、回乡创业大学生、农业技术“土专家”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党组织牵头的各项活动,让其在本村的发展中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我们还积极拉赞助,找一些爱心企业出资、出物,给贫困户送温暖,或将这些物资作为奖品,奖励给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的家庭,有力地促进了‘四好村\’建设。”谢宏伟补充道。

精准帮扶,成效明显。全村51户贫困户,已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实现脱贫。为防止出现返贫现象,按照脱贫攻坚“回头看”的要求,今年万佛村一方面加强各类政策宣传,利用好党员关爱帮扶资金和邻里相亲互助会资金,及时对出现困难的贫困户进行救助;一方面积极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增加收入。

党建+产业扶贫

打造脱贫攻坚“新平台”

立足本地实际,依托地域优势,万佛村两委决定通过党建引领,发展本土特色——贵妃枣,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产业扶贫。

该村将基层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着力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2008年,当地已成立有大霍山枣子专业合作社。万佛村党总支将该合作社党支部发展为下设支部,带动更多的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发展贵妃枣种植和销售。在万佛村党总支的指导下,大霍山枣子专业合作社积极为贫困户采购、供应种植所需生产资料,大力引进新技术,手把手地教授贫困户种植技术。同时,村上也每月举行两次以上夜校课程培训,根据农户需求,开展党课教育及相关的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并且积极为贫困种植户开辟销售渠道,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据统计,去年万佛村枣果产量达120万公斤,产值达1800万元,枣农户均纯收入达26000元。

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产业扶贫,壮大集体经济,万佛村集体经济收益在未来两年内预计将达到18.78万元,为该村“四好村”建设,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加快基地建设 推进四川省种业发展

基地考察。种地要赚钱品种是关键主办单位四川省种子站四川省种子协会四川农村日报社协办单位成都市种子管理站绵阳市种子管理站达州市种子管理站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AAA)四川蜀兴种业有限责任公...

罗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