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的考古发现需要世界文明高度的比较研究
专家学者建言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
收藏于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金面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衡昌辉 摄(资料图片)
商铜纵目面具,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枫 摄(资料图片)
成都平原两大遗址“梦幻联动”!12月18日,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广汉举行,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将就遗产申报与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推广等全面展开合作。
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有何优势?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可以在哪些领域推进工作?当天上午,国内外考古文博领域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负责人汇聚一堂,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战”的角度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吴晓铃
专家怎么看?联合申遗具有互补性
自1934年起,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已经持续了80余年。今年,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更是“再醒惊天下”。重大考古成果不断涌现,对于三星堆和金沙联合申遗,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两处遗址联合申遗,具有互补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注意到,三星堆和金沙都是重要的都城遗址,三星堆的城墙、宫室区域、宗教祭祀区域等尚有保存,金沙遗址的都城虽然被城市占据,但祭礼区保存得很完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李光涵看来,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至少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前三条,尤其是“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她表示,三星堆目前地面遗存较少,呈现出来的主要是地下遗存,此外历史文献对三星堆文明的记载是缺失的。以三星堆和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主要将以考古遗存和文物来提供佐证。
实际上,三星堆、金沙申遗工作早已展开。广汉市委副书记、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主任王居中介绍,三星堆遗址早在2001年就启动了申遗工作。
2006年,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共同作为“古蜀文明遗址”项目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再次入列更新后的《预备名单》。近年来,《“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均把推进三星堆遗址申遗作为重要内容。
“三星堆与金沙联合申遗非常必要,也是考古学研究、文物保护和地方经济、文旅融合发展大势所趋。”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杨林说。
具体怎么办?聚焦遗址而非遗物
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须符合6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李光涵说,申报过程中,符合的标准不一定越多越好,“如果只符合一条,但阐释得非常完整,实物遗存、学术研究非常吻合的话,同样很有胜算。”
李光涵说,三星堆和金沙联合申遗还需要考虑“土遗址”的展示;此外,金沙遗址位于城区,其物质性、完整性、真实性的呈现需引起重视。
这也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不久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评审,他建议三星堆和金沙参考国内殷墟、良渚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经验,更多关注遗址而非遗物。“三星堆定性为祭祀遗存埋藏坑,它和金沙都是地面的遗迹,而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展品。”
此外,考古发掘、研究阐释还可以更深更广。杨林说,可以采用更多现代化手段,探寻三星堆与金沙等遗址的关系、它们在成都平原的作用、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作用以及在南方丝绸之路、蜀道、茶马古道中的作用,“加大力度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比较研究,吸引国内外学者共同参与。”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也提出,三星堆是一个世界级的考古发现,极大丰富了中国青铜文化的体系,“要放在世界文明的高度进行比较研究,与中亚、西亚等地的青铜文明进行对话,在申遗文本中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落到申遗工作的具体实处,则要突出遗产为所在社区带来的具体价值。姜波表示,要关注当地居民与遗产的关系,尽量避免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少动干戈,关注遗产的利益相关者,一定要对当地有益,支持当地的发展。”
新闻多一点
一展看50万年文明兴衰
叙利亚古代文物将在蓉开展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文明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即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来自12家国内外文博单位的183件(套)展品,将从2021年12月30日持续展出至2022年5月8日。
作为金沙遗址博物馆“世界文明”系列年度大展的一部分,这183件(套)展品分别来自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代尔祖尔博物馆、贾颇勒博物馆,以及国内敦煌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12家国内外文博单位,讲述了叙利亚从石器时代开始长达50万年的文化图景。观众可以看到距今50万年前的手斧、两河流域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泥板、用来自伊朗的绿泥石精心制作的蛇纹绿泥石罐,以及源于埃及神话的羊首狮身斯芬克斯雕件、古希腊神话中维纳斯女神的雕像、酷似“阿拉丁神灯”的阿拉伯风格青铜油灯等。
本次展览还将特别展出多件中国古代与叙利亚地区友好往来的见证物。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叙利亚就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相连,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伴随着东方风韵经叙利亚远销欧洲、埃及等地,来自叙利亚的经文典籍也顺着这条道路来到中国,刻画出两地悠远绵长的交流历程。
新闻推荐
近年来,广汉市通过党建引领,着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带动农业生产向社会化、专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有效破解现代...
广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