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太阳崇拜的渊源是什么? 北大教授孙华12月27日登“名人大讲堂”开讲

华西都市报 2021-12-20 02:07 大字

北大教授孙华12月27日登“名人大讲堂”开讲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

12月18日,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四川广汉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孙华等学者出席会议,为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建言献策。孙华表示,未来,三星堆及相关重要遗址,肯定能够以文化多样性、文化独特性,还有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物质见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现对外公布,古蜀文明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12月27日晚7点半,孙华教授将做客“名人大讲堂”,在四川省图书馆星光大厅开讲三星堆文化与历史。

孙华教授长期关注古蜀文明的考古成果,并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每逢三星堆考古发掘有重大成果对外发布,他都第一时间赶往三星堆。在他看来,三星堆新一轮的考古发现,会影响四川考古、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

一提起古蜀文明中的太阳崇拜,不少读者会首先想到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其实,在三星堆埋藏坑出土了许多和太阳相关的文物,比如两棵铜树,它们有三层树枝,九个树枝上还有九只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日传说”。

在孙华教授看来,这两棵神树,可能一棵表现的是神话中的扶桑,另一棵表现的是若木。两棵树上歇息着九只鸟,很可能象征着九个太阳。不过,在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中,除了东方的扶木和西方的若木之外,还有一棵最重要的通天大神树——建木。三星堆埋藏坑新出土玉琮上的神树图案,表现的可能是连接天地的建木。

此外,三星堆二号坑出土了3件凸目尖耳大铜神面像,很有可能组成了一个三神体系。这三个神像的复原,三星堆里面有内证,就是那些人首鸟身的小铜神像。不少学者根据坑内的小铜神像的形象,将大铜神面像复原为人首鸟身的形象。

三星堆、金沙村文化人们崇拜的凸目尖耳、人首鸟身的神,他的脸面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或被表达为圆形的抽象图案,还有双鸟托日形态的铜挂件。孙华据此推断,这个凸目尖耳的铜面像就是太阳神像,人首鸟身的神像即太阳神。

三星堆和金沙村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崇拜,应该就是古蜀人和古蜀国的国家崇拜。这种太阳崇拜的特色是将太阳与鸟结合起来,把太阳神的形象设想为人首鸟身,将这种至上神与祖先神联系起来,并将太阳神置于东、西两棵神树和十个太阳组成的宇宙背景之中。

三星堆文化有浓厚的太阳神崇拜的因素,这个太阳神是人首鸟身,或干脆就是鸟的形态。三星堆文化并不很早,如果从有明确太阳神鸟崇拜的三星堆文化的年代上限算起,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如果从太阳神鸟相关文物所在的三星堆埋藏坑的年代来看,则要晚至公元前1100年前后。那么三星堆文化的太阳神鸟和太阳神树,它们的文化渊源是在哪里呢?孙华教授将在12月27日的“名人大讲堂”中,为大家讲述三星堆文化与历史。

“名人大讲堂”是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省图书馆承办的重要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粉丝追捧。自2018年11月正式开讲以来,“名人大讲堂”已经邀请到包括李敬泽、阿来、郦波、于丹、梅铮铮、方北辰、孙小淳等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专家与观众坐而论道,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新闻推荐

“聚焦三星堆 共悟文明源” 三星堆摄影和文字作品征集活动评奖结果公布

为促进三星堆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推广德阳地域特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指导下,德阳市地方志...

广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