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相传,守望四川麦田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2-29 06:52 大字

冯天铭旧照。

□本报记者 阚莹莹

四川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今年,四川省小麦又迎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丰收季,种植面积近900万亩,最高亩产达729.8公斤,创造了西南冬麦区新的高产纪录;种麦大户普遍增产30—40公斤/亩,质量好、效益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问小麦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为何也能获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科技的作用不可缺位。上世纪40年代,中国最早的小麦研究小组之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中心成立,迅速在四川省乃至全国小麦产业科研队伍中打出了“小麦川军”的旗号。80年来,从解决吃饱、到吃好的问题,从万亩田间地头、再到几方实验室中,小麦遗传育种中心在为四川省小麦增产、农民增收,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

解决吃饱问题

让老百姓端上“稳定”饭碗

1949年,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冯天铭担任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系主任,四川小麦迎来了第一代守望者。

在那个年代,从事小麦研究,最重大的课题就是提高产量,解决老百姓“吃得饱”的问题。冯天铭首次利用复合杂交,于上世纪50年代初育出穗重型高产品种“51麦”应用于生产,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51麦”作亲本选育出14个品种。上世纪60至70年代初,四川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阿波小麦”也是由冯天铭引进,并辐射到邻近省种植。

作为小麦遗传育种中心的第一代老专家,冯天铭为四川省小麦学科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饶世达、宋荷仙、朱华忠、杨武云、蒲宗君、伍玲、李世超、李俊等专家传承着冯老奠基的“小麦川军”精神。

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心已改名为小麦研究中心,十多名研究人员无一不知“余老师”。“余老师”就是省农科院作物所原所长余遥。从1963年开始进入省农科院研究小麦栽培,这位86岁的中国小麦栽培专家已退休多年,但仍心系四川小麦,在80岁之前每年要参加科研相关会议。

在余遥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发掘、推广“繁6”和“绵阳11号”两大品种的实践意义重大。同时,梁伯诚、袁礼勋、吴光清、黄钢等老专家为小麦栽培技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1972年,余遥请命到广汉县(现为广汉市)蹲点调查,搜集小麦新品种。当时,四川农学院老专家颜济向他们推荐了包括“繁6”在内的3个优质品种。余遥当即决定拿回广汉开展试验。“当年种下去,第二年收获。结果,在收获那年,广汉遇到特大暴风雨天气,但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实验地,其他所有小麦品种全部倒伏,只有‘繁6’这一个品种还挺立在田间。”余遥告诉记者,这让大家非常惊喜。经过进一步测产,“繁6”的亩产也比普通品种高出100—200公斤,达到370公斤。

接下来,“繁6”开始在绵阳、新都等省内地区,以及湖北、浙江等省外地区试种,均取得了优异表现,在上世纪70—80年代,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主推品种之一,“繁6”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而在“繁6”之后,“绵阳11号”品种表现更为优异。

1982年,在绵阳农科所一位老专家的推荐下,余遥在广汉试种“绵阳11号”。“从试验结果看,这个品种表现比‘繁6’更为优秀,不仅抗倒伏,而且弥补了\‘繁6’不适宜加工的缺点。最重要的是,这一品种在当年第一次试种就突破了亩产1000斤。”

亩产1000斤,在此之前,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小麦品种能够达到。

然而,由于第一年没有组织专家测产,这一惊人结果让业内半信半疑。

“第二年收获时,广汉县组织全县20多个乡的书记、乡长前来参加验收,为了保证结果的真实性,所有专家不能下田,仅由其他人进行验收,亩产再次超过1000斤。”余遥告诉记者,这一结果顿时轰动全省。“绵阳11号”在省内外迅速推广到146万公顷,成为四川省自育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

除了品种发掘推广,余遥在栽培技术上同样作出了卓越贡献。上世纪80年代,针对黏湿麦地收效甚微的情况,余遥主持了“小窝疏株密植栽培技术”的研究,小窝疏株密植技术是指在单位面积耕地上,分布更多的窝数,而每窝减少株数,使小麦数量充足,分布均衡,个体健壮。1984年,这项技术全省推广面积达103万公顷,占当年小麦总面积的47.8%,增产3.8亿多公斤。此研究成果也获农业部1984年技术改进一等奖,并被列为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0项技术之一。

2

满足品质生活

为餐桌呈上丰富品类

“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在省农科院位于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的“川西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墙面上,写着这样一行醒目的大字。这一行字是在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刚刚成立时被刷到墙上的。

2004年12月,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市人民政府和广汉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民办非企业单位——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主要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重点开展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创新、小麦机具研制,以及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工作。

“这是全国第一家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专家大院,目的就是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研究和转化结合得更紧密。”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德阳市小麦专家大院首席专家汤永禄告诉记者。

除了专家大院首席专家,汤永禄也是余遥最得意的弟子之一。1993年,汤永禄进入省农科院后,便开始从事小麦产业化技术研究。“如果说冯老师和余老师那两代解决如何吃饱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就解决的是如何吃好的问题。”汤永禄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小麦研究中心就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小麦生产全产业链展开研究——不仅要继续提高面条质量,也要满足优质膨化食品(如麦通、饼干)和高端白酒制曲的需求;不仅要提高产量,以确保数量安全,更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满足新型经营主体致富的需要。

自成立以来,汤永禄带领团队引进评价和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小麦新品种。其中,川麦42、川麦104快速成为新世纪以来四川省大面积主导品种和农民心目中的“标杆”品种,完成西南冬麦区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这两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都超过了3000万亩,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师从汤永禄,刘淼对这位老师非常敬佩。“汤老师不仅理论知识深厚,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他和种植户的交流非常多,手机朋友圈里最多的也是种植户。”刘淼告诉记者。

3

带领青年专家

攻破小麦播种难关

四川省小麦种植区以四川盆地为主,但盆地内小麦产区却面临土壤黏重、含水量高、稻草量大的复杂环境,一般旋耕播种方法很难有效解决高质量播种问题,“播不下、出不齐、长不好”问题长期困扰着四川省小麦丰产增收。对于省内各大小麦学科科研团队来讲,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免耕技术,到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免耕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再到2000年之后开始研究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省农科院小麦栽培团队长期着力于稻茬小麦播种技术研究,不同历史阶段解决了不同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汤永禄带领小麦研究中心的李朝苏、吴晓丽、刘淼、李明等青年专家、研究形成了灭茬带旋播种技术,彻底解决了稻茬小麦播种难题,实现了从“播不下、出不齐、长不好”转变到“播得下、出得齐、长得好”。“我们重点从机具设计、农艺优化、动力匹配三个角度发力,机具设计的突破在于改变刀型,即宽度与曲度,使其能在稻草覆盖状态下实施切削播种;农艺优化实现播前灭茬;机械动力配置则根据土壤类型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选择。”汤永禄向记者介绍。

据数据统计,自2013年开始布置多点示范,灭茬带旋播种技术已扩展到5省市、30多个县市(区),近3年,每年示范应用20万亩以上,实现节本增收3000万元以上。

12月的四川土地上,小麦茁壮成长,静待明年的丰收。与此同时,科技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再次踏进四川麦田,选择成为麦田守望者,扎根,成长。

新闻推荐

今年广汉市26户企业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周娜记者钟正有)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增强广汉企业在沿海等外省招投标中的优势地位,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加强该市合同信...

广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