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戒毒人员艰难“重生”:复吸再戒 盼就业帮扶
王红全(化名)因复吸毒品,再次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隔离戒毒措施两年。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二进宫”了,这一次他下定决心,出所之后重新生活,再不沾毒品了。但新的生活如何开始?他还没有信心。
6月23日,澎湃新闻从四川省戒毒管理局获悉,为了让王红全这样的戒毒康复人员离开戒毒所之后,能够顺利回归正常生活,避免再入歧途,该局与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对戒毒康复人员开展就业扶持和救助服务,解决强制戒毒人员出所后就业难的问题。
王红全明白,在正常人眼里,他早已经不算什么好人了。他一直在寻找做回一个正常人的机会。然而,对于有吸毒、贩毒“前科”的他来说,这并不容易。
王红全说,他被强制隔离戒毒之后,“妻子只能带着孩子投奔娘家。岳父、岳母都知道我吸毒了,对我失望透顶。”现在,他只想彻底与过去诀别,出去以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照顾好孩子和家人。他希望戒毒部门的就业扶持计划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
一个有“前科”的人
2019年春节之后,王红全和妻子从四川坐上动车来到另一个地方,准备在妻子表弟的引荐下,投身外卖行业。表弟告诉他们,只要能吃苦,在那边送外卖一个能月挣一万多块。但表弟当时还不知道,王红全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
动车抵达后,王红全和妻子就被火车站的民警带到了值班室,对他们此行的目的进行询问、登记,离开时还特别叮嘱他们,这段时间电话不要关机。
表弟接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过了。虽然有点“郁闷”,但王红全也明白,自己身份“与众不同”,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登记报备是应该的,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他觉得,入职之后,妻子再去找工作,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第二天,他们就租好了房子,做了体检,办理了健康证,又购买了送外卖的电瓶车。然后,在表弟的引荐下,王红全到外卖服务网点办理手续。当时,经理拿着他的身份证给他注册,但反复几次都注册不成功,最后才发现,他有犯罪记录,属于“终身不得录用”的人员。
他回到出租屋,妻子知道情况后哭了。他安慰道:“既然来了,即使不能送外卖,还可以找其他事情做啊。”于是,他们开始在求职网站注册信息,寻找其他工作机会。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先后去应聘过火车押运员、运输员等工作,都因他有违法犯罪“前科”而被拒绝。那段时间,王红全白天出门找工作,晚上垂头丧气地回到出租屋喝闷酒。“就是10多块钱一瓶的白酒,方便面当下酒菜。”他说。
妻子也天天跟他一起吃方便面,有时表弟会给他们带一些菜过来。“我们当时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找到事情做。”但事与愿违,10天多天后,他们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王红全的父亲去世了。知道这个消息,妻子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在出租屋里伤心地哭了一场后,匆忙收拾行李,回四川广汉奔丧。
回到广汉时,王红全和妻子身上只剩下50多块钱了。岳母给了3万块钱,他才回家给父亲办了丧事。几天后,一位朋友去家里看望他时,又拿出毒品让他抽。他的解释是“当时心情太沮丧了,没有经得住诱惑”。
几天后,警察上门,找到了他家的吸毒用具,将他带走检查,毒检结果呈阳性。他被送到四川省戒毒局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这是他“二进宫”了。10多年前,他曾因吸毒、参与贩卖毒品被公安部门处以6个月强制戒毒、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
从吸毒到贩毒
初识毒品已经是15年前了。王红全说,他1981年生于四川广汉,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一直未娶,父子两人相依为命。父亲一直在家务农,农闲时到老家附近的工地或到工厂做临工补贴家用,对他的管束有限。
王红全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一直在社会上漂着。一直到2005年,王红全才从广汉到了德阳,在一家机械挖掘机公司里上班,主要负责地面引导挖掘机作业。他的说法是,年底年会时,他酒喝多了,一个同事拿出毒品递给他说可以解酒,他没有拒绝,就此染上毒瘾。
“开始毒品都是同事提供的,下班之后就去他家吸。”王红全说,后来就自己出钱购买毒品,当时工资2000元钱一个月,一两周吸一次,一个月花费在三五百左右,感觉可以承受。但后来,公司里的人都知道他们吸毒了,同事开始疏远他们。吃饭、聊天都跟他们保持着距离。
“老板也知道了,没开除我们,但一个人能做的事,老板会再安排另一个人来一起干。他不再信任我。”他说,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辞职回了广汉。
回到广汉之后他没再工作,天天去游戏机厅打游戏。在游戏厅里认识了卖毒品的程三(化名),开始他只是买家,程三后来让他帮着送毒品,可以免费吸毒,有时候还给一些跑路费。但程三很快被警察抓了,他也跟着落网,最终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6个月,又因参与贩卖毒品,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服刑期间,父亲第一次来探视,两人只有几句简短的对话,父亲问:你每天在整啥子呢?他说,没整啥。没整啥那怎么到这里来了呢?他无法回答父亲的问题。父亲最后说,听说你还贩毒?他没回答,点头默认。
服刑期间,王红全成功戒毒。2009年2月14日,春节过完不久便获释回家。他说,当天回家已经很晚了,父亲已经睡下。听到他回来了,赶忙起床,让他不忙进门,而是拿出一串鞭炮在院子里放了再让他进,说冲一冲晦气,以后就好了。一周前,他给朋友打电话,转告父亲他回家的日期。父亲不仅提前准备了鞭炮,还买了一套崭新的床被,回家就给他铺上,希望他从新开始。
如何与过去诀别?
回家之后,父亲给王红全凑了几千块钱,他同朋友合伙在镇上开了一个面馆,但顾客寥寥,一个月不到就关门了。他说,原以为在当地混得久,认识的人不少,会有很多人照顾生意,但他高估了自己。
面馆关闭之后,王红全又和朋友在街上摆摊卖猪肉,一个月后,猪肉摊也开垮了。“同村熟人都绕着你的摊走。”有时看到邻居走过来了,他老远就打招呼:“伯伯婶婶赶场嗦,买点肉哇?”别人都会很客气的拒绝:“啊,昨天刚买了。”
再后来,他又在镇上开了一家鞋店,“卖贵了没人要,便宜点说你卖的歪货,没人愿意信任你。”一个月之后,鞋店也关门了。沮丧之际,他又回到了以前的圈子,又开始吸毒了。
他一度想不通,为什么别人生意就可以做成,自己做啥都不行?其实,答案早就有了,只是他不愿意相信。
他刚获释回家没几天,就去同村一个从小玩大的伙伴家,刚到他家没多久,伙伴的母亲就回来了,当着他的面骂伙伴:“找不到耍的了,跟他玩?”他知道,这是对他吼的。他扭头就走,眼泪夺眶而出。
面馆和鞋店之后,他和朋友又开了一家修游戏机(赌博机)的店面,日子安稳了两年,这期间他有了女朋友,但在女朋友已经怀孕,带他回家见父母之后,女朋友家人坚决反对他们来往,因为都知道他的过去。最后,女朋友打掉了孩子,断了和他的一切联系。接着,国家开始严打整顿赌博游戏机市场,他再度无事可做。
后来经人介绍,王红全到了一家茶楼帮忙跑腿。2016年,他在这里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妻子得知他吸毒之后也要和他分手,但发现已经怀孕了,最终还是和他在一起了。
他说,结婚之后,他也想好好开始过日子了,再没碰过毒品。直到从上海回家之后,当时的确是人的情绪和状态太差,没把持住自己,又吸上了。“现在岳父、岳母都知道我吸毒了,对我失望透顶。”他说,妻子一个人在家没法生活,带着孩子住回了娘家。
在戒毒所里,他每天都把妻子给他写的信拿出来读。妻子在信里说,孩子在老家总是去房间里找爸爸,见不到他就说“爸爸没了”,每次看到这里,他就想大哭一场。他恨现在的自己。
戒毒人员的就业困局
近些年来,王红全这样成功戒毒又复吸的案例一直困扰着戒毒管理部门。各地均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6月22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再出新招,针对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之后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该局与就业服务管理局和企业协调,签订合作协议,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扶持和救助服务。
据新华社报道,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将全面梳理并形成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戒毒局也同步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政策的宣传。共同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方向,并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对戒毒康复人员创业的,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服务。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戒毒康复人员,共同做好认定工作,开展就业援助,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
同时,对因年龄偏大、技能水平较低而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稳定就业的戒毒康复人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实行兜底安置。
澎湃新闻注意到,现实中,很多企业都拒绝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入职时就要求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很多人有过犯罪前科的人都因此被拒之门外。
一位企业人事主管表示了他们的担忧,对于有过吸毒、贩毒等“前科”的人,企业无法随时掌握他们的状态,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严重后果,企业很难承担这样的责任。如果由戒毒、就业服务部门出面协调,输送表现好、达到戒毒效果和要求的康复吸毒人员过来,企业的顾虑肯定会小很多,也就愿意承担一些这样的社会责任了。
王红全说,这些年创业、求职处处碰壁,他深感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一定争取到这样的工作机会,出去后好好工作。要给孩子和妻子安定的生活,一个完整的家。(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原创看鉴君看鉴以下这组词,能讲出其中联系的,据说就可以具备985级别的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的水平:李白、三星堆、南方丝绸之路...
广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