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解难,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德阳日报 2019-10-09 08:39 大字

(上接第一版)强化政策支撑

为民营经济“松绑、清障、助力”

近年来,广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广汉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春风行动”实施方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12个配套文件,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统筹梳理项目支持、市场准入、招商引资、创新补助、小微企业基金、融资贷款服务等具体工作意见和政策措施,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发展“松绑、清障、助力”。

每季度召开一次政企座谈会、银企对接会,落实好并联审批、代办服务、银企对接、政企沟通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事一议”做好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政策的兑现,安排专项资金落实骨干企业培育、纳税大户奖励、企业人才引进、知名品牌创建等激励措施,多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营造尊商重企的氛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技改创新,特别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现有企业技改项目视同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奖励政策;为解决人才引进问题,优化人才安家落户、子女配偶就职入学等政策;积极打造“川商”品牌,发放质量品牌奖励资金68万元,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省市质量奖;强化民企文化宣传,通过拍摄展示100位民营企业家笑脸,视频采访一代、二代民营企业家代表等方式,展现广汉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和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广汉精神、广汉工匠精神。

提升行政效能

持续改善政务环境

目前,企业在广汉开办工商登记时间已基本缩短至3个工作日。企业登记中,企业名称实行自主申报,公司设立、变更及注销都已达到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登记、领证等环节。

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和“多证合一”改革,按照“1+X-N”模式,将涉企证照事项分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整合公安、人民银行、海关、检验检疫等10个部门的32个证照,实现了“三十七证合一”,上半年已办理“三十七证合一”1099户。

实行“秘书式”代办,“订单式”服务,对于建设项目,代办员前期全程介入,指导资料准备、项目申报,开展进度跟踪、环节协调和办结送达,减轻企业负担,大大缩短申请资料准备时间和审批办理时间,审批一次性通过率提高9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3.5%。截至目前,全程代办建设类投资项目108个,投资额136.145亿元;在企业准入方面,纳入全程代办工商登记事项112件,办结110件。

强化执纪监察

不断完善法治环境

广汉市通过密切司法衔接,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优势,调解涉企纠纷125件,调解成功率81.6%。同时,组织广汉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对接律师开展“法律进商会”“法律进企业”活动,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与指导,为企业防控风险、化解矛盾195件,占审结案件的63.73%。在西外商会、高坪商会等基层组织试点推行商会人民调解工作,创造有序的法治环境。

广汉市委、市政府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纳入广汉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布局,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建立廉情监督员制度,主动服务民营企业;设置信访绿色通道,优先受理、限时办结、及时回复,回应企业关切;用好《阳光问廉》等监督平台,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不力和执行中打折走样等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公开问政;围绕广汉市委营商工作机制和干部作风问题等综合开展专项检查,倒逼任务落实、责任落地,对34个承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职责的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查找问题、征询意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下一步,广汉市将强化宣传督导,切实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逐步实现要素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齐心协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共赴一场蓝天之约

静态飞机展示区。特技飞行表演。特技飞行表演。德阳馆人头攒动。开启航空科普之旅。看,飞机来了!本报记者姚金帮摄动力滑...

广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汉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