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大年初一,煎饼摊排起了队
吴迪
“我都买回来一趟了,还得再去一趟,别耽误我时间!”大年二十九,返回河北张家口老家途中的电话,就这样被老妈火急火燎地挂断了。
“完了,买多了,外面还营业呢!”大年初一,望着厨房里的一堆菜、肉、蛋、奶、酒,老妈犯了愁。
多年来,这是她老人家第一次觉得年货买多了、买早了。我不禁惊讶。
以前,“过了腊八就是年”,老妈及周围邻居便纷纷开始着手置办年货,屯下各种耐存的果蔬,再托人买上十来斤农村土猪肉,有些东西若去晚了,真就卖光了。这才有了一开头老妈急急忙忙去菜市场的情形。
抢年货、屯物资,一个重要原因是“物资短缺后遗症”,不仅是物质上的不足,也是各个商铺过年停业倒逼人们必须提前买够;另一个原因则是过去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饭桌上也没几个硬菜,全指着过年这几天大块朵颐。不过如今,这都是历史了。
大年初一上午,楼下的早点摊竟还开着,零星坐着几个顾客;路口的煎饼果子摊,还排起了队;药店、小超市,几乎都挂牌写着“春节期间正常营业”或“营业时间安排”;超市里,不少人还在选购,一把香菜、一块牛肉、几棵葱……
年味年俗正在悄然变化,而这背后的支撑则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交通路网和种植养殖业的发展,让曾经冬季只有酸菜、土豆的家乡多了绿色新鲜的果蔬;电商、快递物流春节不打烊,让时间与空间不再是障碍,线上选购,线下送到家。这一切让过年再也无需也不必抢购和囤积。
除了铁路、医院、公安、电力等传统“不打烊”行业外,政府服务部门、网约车、快递与电商等也加入了“不打烊”的阵营,一些消费者有了节假日打赏网约车司机的想法……
“明年过年不必提前买这么多年货了。”我提醒老妈,老妈笑着点头。
“10平方米”的春节
罗筱晓
春节假期,我在老家四川广汉下火车后的第一站不是回家,而是去了医院。几天前,我爸由于急症做了手术,虽不算严重,但按医嘱要住院10天。
小城市条件有限,病房里没有电视机,更没有WiFi。以往在家里各自割据一方看电视、玩手机的三个人,大多数时候只能六目相对。聊天,成了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
从我爸发病前后的情景,聊到家里老人的身体、我妈今年退休后的打算、我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当然,还有逃避不了的催婚。
离家10来年,因为成长、距离、性格等原因,我和父母的交流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以往即使回家过年,大半的时间也用在走亲访友、吃吃喝喝上。今年,一家三口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病房里过年,说起话来反而更走心了。即使是过去常常可以终结聊天的催婚话题,也得到了讨论的空间。虽然每一次讨论的结果,都是爸妈一面表示理解,一面坚定地继续催促。
一半出于嫌弃、一半出于不放心,我爸拒绝让我夜里陪床,我能做的,只是从家里带换洗衣服、送饭等跑腿的活儿。
一天中午,我送饭到医院,我爸刚换完药不能起身,我主动提出:“我喂你吃吧。”这话说出来,我和他都愣了一下。刚开始几勺,有些略显笨拙的尴尬。但很快,配合变得默契,我爸眼里还颇有几分“养儿防老”的成就感。可惜,属于一对不善表达感情的父女的温情时刻太短,几分钟后,我爸就来了一句:“你喂得太慢了,我自己来!”
除夕夜,我们在病房里架起了第二张陪护床。我爸有点不好意思,一直念叨着让我们回家,最后还是我妈说出了那句挺矫情的话:“一家人在一起,就是过年。”其实我觉得我妈说得不完整。这个春节,我们不仅人在一起,心也因为交流、互动而变得更亲密。对早已不缺吃穿的人来说,如果说过年有什么特殊意义的话,我想就是这个了。
摆上瓜子果盘,“看春晚了”
曲欣悦
除夕夜你看春晚了吗?反正我家一直在看,并且看得很有仪式感。
比如,为了能赶上春晚开始的时间,年夜饭要么早吃,要么绝对不出去吃。再如,父母平常不爱吃零食,但除夕夜还是会特意准备瓜子、水果拼盘,泡一壶茶,摆出一副定要在电视机前守岁的架势。然后,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沙发上,等待春晚主持人给大家问好。对于在外工作的我来说,一年到头,这大概也是能跟一家人一起坐下来看电视的唯一机会。
春晚的节目中,葛优领衔的小品《“儿子”来了》得到了家人一致好评。“葛大爷”扮演了一位卖天价床垫的骗子,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笑点不少。即便到了第二天节目重播,隔着房门还能听见爸妈被再次逗得哈哈大笑。
一边看春晚,熟练掌握微信各项功能的父亲一边忙着编发祝福信息,同时到朋友圈贡献点赞。最近喜欢上刷微博的母亲会告诉我某某明星的节目上热搜了。我自然也不会错过网友们关于春晚的机智点评。
除夕当晚,春晚的相关词条霸占了微博热搜榜。刚在电视上播过的节目,立马就能在网上看到单独剪辑出来的精彩片段——看来,在微博热搜能看完一部热播电视剧的新现象,也同样适用于春晚。大小屏幕切换,或许才是如今看春晚的正确姿势。
临近凌晨,到了春晚的保留环节,新年倒计时。因为我的家乡安徽合肥今年禁放烟花爆竹,电视里的倒计时比往年听得分明,已经在沙发上小睡一觉的母亲醒了。在零点到来后,和所有家人道一声“新年好呀”,也是我家过年必有的仪式。
山村难觅“粤力奥”
杜鑫
每年过年回到老家安徽霍山县,我都会惊叹:不认识了——新建的高楼、新修的环路、新建的公园都是这个四线县城发展的佐证。百姓的生活消费也随着县城的发展而升级。
今年过年期间,走亲访友购买拜年礼品最大的直观感受是,无论在县城繁华闹市,还是在近郊乡下的小卖部,诸如“六仁核桃”饮料、“粤力奥”饼干等往年夹在知名品牌中的山寨食品,都难见踪影。家乡人拜年提的年货也不再追求数量,而是更多地追求品质。
购买年货的支付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从县城到近郊的乡下,人们带一部手机就可以买到年货。移动支付不仅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中老年人也开始使用。60多岁的大伯母,没有用过信用卡,却用上了移动支付;在乡下开饭店的50多岁的姨,学会了用二维码收款。甚至在年饭的谈话中,花呗、零钱通等名词已经不需要晚辈们解释。
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也让商家的补给和人们购买年货变得更加方便。村村通的完善、越来越便利的物流,催生了更多乡间小卖部,农村亲戚之间拜年,不再需要进城买东西再提回去。
拜年装载年货的交通工具也变了。摩托车越来越少,私家车逐渐成为家乡人的标配,不少家庭拥有不止一辆汽车。同时,公交网络遍布多个乡镇,公交服务水平也稳步上升。
拜年的时候,不少亲戚都在说着过去一年出国旅游的经历……
别了,烟花爆竹
卢兆盛
今年春节,耳朵没有听到烟花爆竹尖锐的鸣叫,眼睛没有看到硝烟迷蒙的缭绕,鼻子没有嗅到火药呛人的味道,实实在在感觉到了神清气爽!
我居住的湖南永州,向来对烟花爆竹青睐有加,但凡红白喜事、逢年过节,乃至小孩满月、高考升学、购房买车、生意开张,等等,都离不开烟花爆竹,好像没有烟花爆竹的参与助兴,喜事的操办就不够到位,喜庆的氛围就不够浓厚。
小城居民是不是真的喜欢烟花爆竹呢?其实,绝大多数居民都清楚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种弊端,但自觉抵制却很难。
本地有一个顽固的风俗,娶亲接新娘子的时间通常安排在凌晨四五点,人们都还沉浸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阵猛烈的爆竹声炸醒;还有,单位正开着会,不得不因骤然响起的爆竹声而中断……
10年前入住的这个小区,燃放烟花爆竹的阵势比其他小区更甚更烈,尤其是每年除夕之夜零点后好长一段时间,整个小区都遭到烟花爆竹的狂轰滥炸。所以,我常渴望着小城尽快出台禁放的规定。
2018年接近尾声的时候,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一纸禁放烟花爆竹的政府文告出现在小城的每个小区,宣告从2019年第一天起,全城禁放烟花爆竹。
于是,今年春节,小城因烟花爆竹的缺席而变得安静多了,但年味依然浓烈,这就足够了!
没哪个行李箱能留着缝隙
苑广阔
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被网友巧妙改成了“慈母手中箱,临行密密装”,表达的意思就是春节假期结束,父母用各种家乡土特产塞满儿女回城的行李箱和后备箱。更有网友动情地表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返程的行李箱,可以留着一丝缝隙离开家。
从汽车后备箱到返程行李箱,尽管所晒的物品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人们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对父母之爱、对亲情的一种感激,对乡愁的一种感喟与怀念。
父母知道,与子女的离别可能是以年为单位的,等到下一次团聚或许就是明年春节了,所以尽可能把子女喜欢吃的家乡特产、美食多带一些,让他们在返城之后也能品尝到“妈妈菜”的味道。
而对于子女来说,可能会抱怨路途太远、行李太重,但他们的内心明白,那些特产美食饱含着父母沉甸甸的爱与思念。同时,这也是一份承诺,即答应父母自己在外工作、打拼、生活,都要好好的,不会让父母担心。即便平时没有时间经常回家看望,但在品尝从家里带回来的美食时,也会想着给父母打打电话,或者是通过视频问候一下。
行李箱再重,也重不过父母的爱。如果有条件,就及时回报父母,给予他们更好的物质与精神赡养;如果暂时没有条件,至少不能让父母为远方的我们担心。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记者肖萍)1月31日上午,重庆爱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端半导体芯片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德阳市举行。德阳...
广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汉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