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开办“农民夜校”助推“乡村振兴”

德阳日报 2018-12-28 09:53 大字

开展维修电工培训。

广汉市金鱼镇月湾村江贤俊,以前在外务工,收入不稳定,其母亲黄通秀自幼语言残疾,父亲前几年身患癌症,他家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江贤俊在“农民夜校”参加创业培训后,先后承包土地180余亩办起了家庭农场,规模种植粮食、蔬菜。经过近3年的艰苦创业已建立起粮食堆放场,新购农机数台,并带动附近贫困人员等农村劳动者就业。

今年以来,广汉市在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促进就业为目标、坚持产业发展为重点,整合部门职能优势,将“农民夜校”办到村民的家门口,满足脱贫需要,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

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

提升培训效能

摸清家底、超前谋划。他们今年初组织乡镇、村(社区)对有培训意愿的农村适龄劳动者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做好预算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农民夜校自助点学机制,采取群众下单、夜校接单的方式,精准衔接群众需求,真正做到“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

量体裁衣、精准施教。各村夜校在开课前,采取入户走访、网上征集、广播通知和现场座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农村群众意见,结合本地本村实际制定教学方案,真正实现授农民之所需。

坚持促进就业为目标

抓实技能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菜单式教学。坚持精准施教,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方式和载体,实施培训内容由群众“点单”、培训方式由群众“点选”、培训教师由群众“点将”、培训效果由群众“点评”,实行“课堂+现场”“集中+流动”“线下+线上”“集中+分散”等授课形式,确保培训接地气聚人气、落地见实效,最大限度激发农民学习积极性。

创新培训方式,引入项目制培训。通过项目制方式,整建制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项目。鼓励各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群众需求发起培训项目。现已确立了信息技术、糕点烘焙、母婴保健师等培训“项目”12个,目前,启动项目11个、累计开班14个、免费培训519名。

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因地制宜。以“农民夜校”和“新市民夜校”为契机,邀请本土职业农民和创业成功人士,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文体活动、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劳动者休息时间以实用技术为导向开展“品牌+扶贫”、“创业意识+扶贫”免费培训。充分结合党员远程教育、驻村帮扶等工作,将“固定课堂”与“流动教学”有机结合,综合运用院坝教学、实地操作、远程和网络教学等方式,实现“农民夜校”教学深入田间地头,覆盖广大农民。

坚持产业发展为重点

助推乡村振兴

把建阵地与做强产业特色相结合。根据各村村情,结合该市旅游、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农民夜校教学主阵地,为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建立金鱼康庄农机专合社等就业扶贫基地10个,建立四川蔬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点3个。松林镇滴水村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向村民免费培训桃子、柚子等果树的种植技术和销售经验,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达650余亩,人均增收1000余元,让贫困人员生活越来越好。

把聚名师与加快产业培育相结合。围绕粮食种植及加工,聘请广汉市格瑞蔬菜合作社创办人廖小燕、广汉市石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刘家学等“土专家”“田秀才”分享创业成功经验;围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邀请德阳技术能手刘宇、尤忠献进行现场教学。

把建课程与对接产业需求相结合。重点围绕各乡镇产业需求、脱贫规划和群众实际,针对公共知识、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和先进典型等类别挑选内容管用易学、群众喜读爱看的专用教材,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和课程,让农民群众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向阳镇同花村村民陈绍喜通过电子商务培训后,在淘宝上开起了自己的网店,将自家种植的无公害桑葚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实现了2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还带动了本村10多人就业。

文/图本报记者唐茂通讯员王碧勇

新闻推荐

广汉北外乡接受【省级安全社区】评定

近日,广汉市北外乡召开“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现场评定会,接受“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审专家组评定。按照评定程序,首次会议上...

广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