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黄孝军和故乡的四十年“离与合”
黄孝军在察看生猪生长情况。
□何莎本报记者 樊邦平 严堃
“改革开放,对农民而言,首先是解放了生产力,其次是解放了我们的思想,前者让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者让我们解决了发展问题。”这是广汉市金鱼镇凉水村党支部书记黄孝军对过去40年的最大感悟。
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凉水村因率先探索“包产到组”的生产关系而闻名。生于1971年的黄孝军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成长的农民,从走出农村,务工经商,再到返乡创业,参选村干部,成为改革之村的“掌门人”,他与故乡的“离与合”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困守家乡
为吃饭忙碌在一亩三分地上挣扎
“如果没有包产到户,我不知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12月6日,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广汉市金鱼镇凉水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孝军回忆起自己的人生,对40余年前发端于此的农村改革充满了感激。
1977年春天,还是孩童的黄孝军听到大人们在小声议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村上将田地定产到了生产小组,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制度,打破了吃大锅饭,出工磨洋工,农业歉收的局面。
那一年,凉水村改变了年初青黄不接、口粮不足的局面,村民开始有了余粮,黄孝军家的粮食也基本够吃,他和小伙伴不用去抓老鼠充饥了。
自那一年起,黄家的境况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改变。
1980年村上推行包产到户,每家每户分土地,大家在村上集合开大会,村上将每块土地编成了号,写在纸团里,每家每户去抽纸团分土地,还是孩童的黄孝军上台,抽到了一块8分地的田。
“我家有5口人,三姊妹,共分得3.5亩地,拿到土地后,全家齐上阵,精心照料庄稼,那一年粮食大丰收。”黄孝军告诉记者,在记忆中,那一年是他记事以来过得最为充裕的一年,土地包产到户,家家户户大丰收,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吃上了白米干饭和猪肉,鞭炮声更是响了一整夜。
离开家乡
为赚钱忙碌走出乡村发家致富
土地包产到户后,农村的家家户户不再为生计而发愁。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后,农村的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大家发现自家的地完全用不着全家人一年四季看守,多出来的劳动力于是开始走出农村,向经济繁荣的地方涌入。
“我的父母平时都到广汉城区打工,全年计算,我们总共只用了1个月时间来种地,剩余的时间都在外务工,当时一个月能赚好几百元,远远超过种地的收入。”黄孝军告诉记者。
上世纪80年代末,黄孝军高中毕业,正赶上农民外出务工的高潮,黄孝军不愿意困守在土地上,他进了工厂,从此踏入了精彩的社会。
“赚钱也成为了当时的风尚,家家户户都在较劲,看谁家先盖楼房,谁家添置了家用电器。”黄孝军告诉记者,得益于全家人的努力,他家在村上率先盖起了楼房。
1987年黄孝军家借了3000元钱,总共花了1万元盖起了小洋楼,成为村里第一批盖楼房的农民,彩色电视机、冰箱、电扇等等家用电器随之而来,黄家成为了村民们羡慕的对象。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思想更为开放的黄孝军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开始自己做生意,水果、干杂、百货、餐饮,但凡能赚钱的正当生意他都进行了尝试。
回到家乡
为理想忙碌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
从饿肚子到吃饱饭,从农村到城市,而立之年的黄孝军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了成功商人,赚到了钱,住上了好房子,但随之而来的疑惑却让他困扰。
“物质满足了,精神呢?人的一生除了赚钱之外,就没有别的追求了吗?”在新世纪之初,这样的疑问成为了黄孝军的新困惑。
“人活一世,还是应该有所作为,家乡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农村成了空巢村,我学了一身本事,正好可以回到家乡大干一番。”2003年,想明白问题之后的黄孝军做出了回乡创业的决定。
从粮食经销起步,到发展种植养殖业,黄孝军将10年商海闯荡所积累的经验和资金用在了返乡创业上,在做大自己事业的同时,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能人,2007年他更是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自家有个养猪场,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种植了6亩葡萄,一年能赚2万余元,赚钱已不是我们的主要追求,现在我的工作重心放在了乡村治理上。”黄孝军表示,当前国家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凉水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如何在新时期继续做好农村改革和乡村治理工作,让凉水村再次成为全国焦点,这是他现在思考得最多的事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曾晖记者钟正有)近日,广汉市“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启动仪式在金雁广场举行。广汉市公安局、广汉市交通运输局、广汉市手机...
广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