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向阳:“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积蓄力量再出发
今年9月,广汉市向阳镇在西博会上签下总投资60亿元的乡村振兴一体化建设项目,在新一轮改革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以来,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峥嵘岁月。历史,总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回溯过往,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点、人物和事件,如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长河闪耀,提醒人们鉴往知来、勇往直前。
广汉向阳,这个“敢为天下先”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因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而备受瞩目,人称“天下第一乡”。那块曾偷偷摘下的“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和小心翼翼挂上的“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至今仍留存在向阳镇的陈列馆内。
如梭的40年里,向阳改革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走进而今的向阳,依旧朝气蓬勃,青白江上的彩虹桥在金秋朝阳的映衬下越发艳丽。
忆往昔:一份逼出来的历史答卷
走进向阳镇陈列馆,看似平静的述说与展示,浓缩了小镇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
历史的镜头回放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的向阳是广汉有名的贫困公社。青黄不接时,公社无储备粮,还得向别的公社借粮解决春荒。“有女莫嫁向阳郎,吃的稀饭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门,走的泥路弯又长。”当时田间地头的这段民谣,唱出了向阳人的辛酸。
为了改变当时“出门‘一条龙\’,下田一窝蜂,干活不出力”的状况,1976年,向阳公社加强社队企业管理,实行以班组为基础的经济核算,开展劳动竞赛,取得了明显成效。1977年,又在社队企业建立“五定一奖惩”(即定人员、产量、质量、消费、利润、超奖短赔)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1979年,中共四川省委正式确定广汉为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当年,向阳公社
把全社的企业划出来成立了联合企业,改公社经营为同生产队集股投资联合经营,变“官”办为“民”办,改变了“政企不分”、连卖沙石都亏本的状况。后来,联合企业又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向阳公社也把16名干部分成行政班子、农副业班子和社队企业班子,并试办了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和商业公司,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统管全公社经济工作。至此,人民公社管委会已失去经济管理职能。
虽然人民公社的经济管理职能被架空,但牌子依然挂在那里,对现实生产形成掣肘,与农工商联合公司在体制上相互摩擦,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
1980年,向阳公社正式摘下“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挂上“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没有剪彩、没有放鞭炮、没有对外宣传。但向阳乡换牌子的事很快被新华社的记者知道了,被写成报道在新华社内参发表。
向阳摘牌后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打电话到广汉县委询问此事,语气很严厉。但在半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打来电话表示:“中央领导同意你们搞试点。”
联产承包和人民公社摘牌,使广汉这块古老的大地声名鹊起,向阳也被誉为“改革之乡”。这一改革不仅在广汉得到全面推广,在全国农村也引起强烈反响,在国际舆论界受到广泛瞩目,而且还促进了《宪法》的修改,载入了新中国的史册。
求发展:创新基因孕育出工业强镇
历史的镜头缓缓摇过,人们不难发现,乘着改革东风,“拓荒牛”式的开创精神已在向阳扎根,一个个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向阳从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变成了工业强镇。
走进汉舟电气公司,一派繁忙的景象不难看出它现在的规模。向阳镇党委书记宋友介绍,向阳镇内以汉舟电气为代表的40余家
规上企业,产值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80%。
汉舟电气的前身是广汉向阳炼铁厂,1978年3月从生产队抽调到厂里的郑学建,已经是汉舟电气的董事长,他是真正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家。“当时我们组建了‘工业公司电气维修部\’,总资产只有52元。”回忆起企业的成长史,郑学建说,几把榔头、几把改刀、几把扳手就是当时他和弟兄们的全部家底。
但就是凭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埋头苦干,竟然造出了全乡第一个”标准配电柜”,一下就解决了那些极不安全的“铡刀、拉线、插头”的隐患。他们成了全乡的名人,被前来视察工作的领导誉为“土专家”。
“是改革,让我们自己有了创业的念头,也是改革让我们在创业中大胆的创新。”说起创业之路,郑学建由衷地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
个体的选择只有熔铸进历史的进程,才能回荡出巨响。从四处冒烟、原始粗放的炼铁厂,到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汉舟电气的成长史,也是整个向阳的缩影。
改革开放激活了人们的创业激情,一批电气、化工、土木、冶金、机械、铸造等企业应运而生。到1990年,向阳跨入全国百颗“中国乡镇之星”行列,是率先实现小康的乡镇之一。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原来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为“多薪族”,真正实现了走出家门就可以进厂门。如今,不管走到哪里,只要问起向阳人是哪个地方的,他们总会很自豪地回答:“我是向阳的。”
再出发:蓝图开启新航程
对一段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一段新的历史。
从全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的改革之乡,到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的首批工业型试点镇;从老百姓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到乡亲们住进依江而建的新居;从工业强镇到城乡“同频共振”,再到融入成德同城化发展……40年弹指一挥间,向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我们不能再停留在工业小镇的发展上了,虽然向阳经济在广汉甚至整个德阳的乡镇中名列前茅,但全镇的面貌却与现如今的经济水平已经不匹配,老百姓对生活的期望值更高了,因此向阳必须求变,乘着成德同城化的东风开启新一轮的改革。”宋友介绍说,向阳镇是成德同城化的“桥头堡”,处在成德同城中轴线上,并有成绵高速二绕、蓉欧快铁、天府大道北延线等交通要道途径,这都是向阳镇可利用的区位优势。
今年西博会上,向阳镇和成都陌上花开企业签订乡村振兴一体化建设项目,总投资6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该项目将结合整体规划、地域特色,分门别类开展特色产业、商业、农业、文旅、农创等产业项目打造,建设集购物、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绿色商业平台;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推动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复合农业等的发展,实现绿色、高效的农业发展路径;建设乡村休闲观光园区、川蜀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田园养老等项目,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通过开创1.5产业空间,服务于农业深加工、精致农业,形成特色产业,实现完整的农业产业链。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按照“一年见形象,三年树新城,五年全部完成”的节奏分步实施。
“项目的签订,让向阳在新型城镇、新农村改革上又迈出一步。我们有信心,未来的向阳镇将为成广汉市,乃至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宋友信心十足地说。
抚今追昔,向阳的改革历程纵然经历千难万险,却从未停歇。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这个沉淀着创新与开放基因的小镇,再一次将自己置身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洪流中,以勇立潮头的使命感为新时代继续贡献智慧和经验。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唐晓彬记者钟正有)记者日前从广汉市经信局了解到,该市多举措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政策扶持。该市起草...
广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