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天地宽 记宣汉县海平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桂刚

达州日报 2022-02-09 09:02 大字

1月30日一大早,宣汉县海平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桂刚匆匆赶到办公室,从手提包中取出账簿和几叠钱,为农民工发放工资。

“马上过年了,工资发得正是时候。”在海平种植家庭农场务工的君塘镇平等村村民刘明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21年,海平种植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1500余户农民实现粮油增产、户均增收,为农民务工创收近20万元。这样的改变,与家庭农场的发展密不可分。

位于君塘镇明月社区的海平种植家庭农场,于2013年成立,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规模由最初的508亩发展至现在的1511亩,产出的“桂花香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15年,该农场被评为四川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

2015年,毕业两年毅然决定返乡创业的桂刚,面对生养他的土地却一度感觉有点不适应。他积极向专家请教,认真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开阔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逐渐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逐渐探索推广能够节本增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

经过几年的发展,桂刚的家庭农场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快速路,产业链条开始向深加工延伸,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海平种植家庭农场已在宣汉县方斗食品工业园区内建成现代化的大米加工车间,配备日处理60吨的烘干设备、仓储10000吨的标准仓库,年生产量可达10万吨。

“除了只允许农产品加工产业入场,还有免费推广宣传、专项资金补助、协调土地流转、水电气减免等优惠,政府对农业发展帮扶力度非常大。”得益于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桂刚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信心满满。

近年来,达州市做大做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山食荟”,桂刚的海平种植家庭农场能够免费使用“巴山食荟”商标,通过连锁门店陈列展销农产品,并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等宣传推介优势。

此外,桂刚也在积极参与“一村一项目”乡村振兴行动,打算在君塘镇大渔池村投资建设油粮生产基地,流转350亩荒地,助力当地特色产业集群连片发展。接下来,桂刚还打算发展方便米饭,“机器设备都已经到了,一切顺利的话今年8月份就能投产。”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向柯容

新闻推荐

严预防 抓备战 应对当前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严从细抓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严预防抓备战应对当前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从严从细抓好疫情常态化精准...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