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村:古院遍地 字库鹤立
郝家大院一角 (郑景瑞 摄)
字库
友人初到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封口村,立即被这里的景致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予以赞美。笔者一年之内三进封口村,目的想探寻这个2019年成为为四川省传统村落之一的山村的古色、古香与古韵。
封口村村名的由来
封口村地处通川区双龙镇东南,东与东岳镇龙兴村相邻,西南北三面分别与双龙镇的长河村、金鹅村和曾家沟村接壤,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三面环山,二面临河,阳山翠柏葱茏,阴山苍松繁茂,四季分明,植被茂盛,溪水长流,终年不断;林间野物众多,品类各异。《新村乡志》载其“水草丰腴,森林茂盛,居全乡第一”。村域面积16.8平方公里,9个村民小组,599户,1620人。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前,封口村隶属达县清风乡四保二甲,民国初期为李家坝德生团(原封口村)和安居团(原染河村),1958年起为新村人民公社四大队、六大队,1983年底,人民公社恢复名称为乡、大队恢复名称为村,后村名分别为封口村、染河村。2020年6月,原封口、染河两村合并成新的封口村。
为探寻封口村村名的出处,村支部书记、主任杨贵红从自己车上后备箱里,拿出随时准备着的长木把砍刀,走在前面,披荆斩棘,来到七社杨耳坝。这里,上游的杨家沟河和潘家河河水淙淙,清澈明亮,浅潭将蓝天、山峦尽揽入怀中,河水蹦跳着,一路向西,相汇在杨耳坝,由此,下游就有了杨耳坝河。一棵巨大的枫香树挺立河中,硕大的树根,一部分扎进河中,任凭河水日复一日的冲刷,另一部分伸向岸边的厚土,扎牢根基,由于光照和水分的原因,山上的枫香树红肥绿瘦时,它还绿意盎然。曾任过10多年生产队长、参与过原新村乡林业普查的赵元忠老人介绍,这棵枫香树高55米,胸围1.8米,是林业部门挂牌保护树木。枫香树的对岸,曾经有条古道,是新村到东岳、罗江、蒲家等地乡场的必经之路,自从村里通了公路,便被杂草淹没。路旁有口水井,石头砌成,上圆下方,水质甘冽,因在枫香树旁,得名枫口井;加之,这里左有打儿湾、右有碾石坝两座小山夹击,好似封口,封口村由此得名。
遍布村中的古院落
封口村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特殊的居住环境,至今仍保留的不少传统院落,散落在小平坝旁,小湾中,山坡底,有四合院、三合院,一字型、L形,山环水抱,错落有序,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和生态观。这些传统院落以人字为水,小青瓦屋顶,穿斗木结构,以中间正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
八组的郝家大院,由梁上(金银宝)大院和三合面大院组成。元末明初,郝氏兄弟从湖广迁徙到四川,定居在金银宝大院和三合面大院处,经过代代繁衍,不断扩建,形成如今的规模。三合面大院占地约30亩,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依山而建,坐南朝北,背靠花山坡,面向尖尖坡,房屋大多一层,也有二层和吊脚楼,窗户雕刻简约,磉磴石或圆或方,有的磉磴石下层四边形、中层八边形,上层圆鼓形,一石打凿而成。长方形院坝是晾晒逢事设席的重要场所,青石铺成,中间以正堂屋中轴为准而铺设通道,以“生老病死苦”为数计算石坝的长度及通道的长度,最后一块石板落在“生”字上。梁上大院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分三层修建,建筑古朴,错落有致,层叠相望,鸡犬相闻。建筑群皆为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房梁上,中间红日喷薄,左右龙蛇腾跃;房柱上,祥云翻卷,玉瓶居中而顶柱,给人无限遐想;阳刻草书“福”“寿”二字及木雕图案,让人赞叹不已;墙壁上的绘画,虽然模糊,但能看出主人的文化涵养;小石磨虽不使用,那磨子面上寿桃图案、泛黄的磨把,给人以震撼。如今,两个郝家大院有63户人家,160人。
二组的殷家大院(殷家浩)坐落在仙女庙下,由多个分散的小院落组成,若即若离,或三合院、或L形,有一层的,也有二层的,有的有吊脚楼,依山依地形而建,掩映在青葱的竹木之中。二层上的木栏杆,突兀在宽大的街沿上,街沿上整齐地堆放着燃烧用木柴;磨损而又显得有些年轮的晒坝,由清一色的石板铺就。殷家浩是古老户,一直定居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这里,如今居住着28户人家,120多人。
独具特色的字库
封口村用石质修建而成的石院坝、石磉墩、石板路、石碑、石桥等古代建筑,为这里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痕。
七社潘家河段上的潘家河桥,是座两洞石质平桥,桥面由4块方形大石铺成,中间的一个桥墩用4块大石铺叠,桥面的长8米,宽1.2米,石块厚度0.5米。修建的时间,当地80岁以上的老人介绍,至少在100年以上。他们说,在古时候,这里是通往达县的必经官道,这座桥应是官桥。紧傍潘家河桥的上游,用条石筑起一道拦水坝,河水通过小小的涵洞,浇灌肥沃的稻田。
六社的大田坡,山峦突兀,绿树掩映,茂密的树林里,藏有多座古墓,由于荆棘和风化的原因,难查墓主真实姓名。石匠出身的73岁杨贵成称,这些墓都是他们杨家的祖墓,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修建。距离杨家沟大院最近的那座杨氏古墓,是所有墓中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据可辩的碑文记载,修建于光绪七年(1881年)正月下旬,匠师是魏天科。采用浮雕、镂雕等手法,雕刻有梅鹿含花、犀牛望月、白鹤、花瓶、灯笼、万字格等。雕塑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两边阴刻一对联:“案列大包瞻大德,峰垂高帽毓高贤”。二组殷家大院前的半坡上,一字型保留数座清朝道光、同治年间的古墓,其中,袁某某之墓修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墓的右侧立有石碑,碑文介绍了墓主人的生平等;墓正中上首阴刻“山青生贵子,水秀出贵人”的对联,浮雕的一对狮子,慈目善眉,讨人喜欢;浮雕的花鸟虫鱼和人物,活灵活现。
六组的杨家河边,立着一座用石头打造而成的字库。字库,四川叫字库塔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也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圣迹亭、文风塔的。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通常被建造在场镇街口、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旁边,还有些大户人家则建在自家院里。旧时,读书人废弃的字纸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用于擦屁股。民间认为,糟蹋字纸会生疮害病、瞎眼睛,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所有用过的字纸或废书,都要统一收集起来,放到一个地方集中焚化。焚烧字纸时非常郑重,不但有专人,还有专门的礼仪,并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字库便成为人们图腾崇拜的载体。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普及于明清。封口村的字库修建于清朝同治己巳年(1869年)二月十六日,由库基、库身、库顶三部分组成,呈宝塔状,六角柱体,高4.4米。字库基座正四边形,分为三层,层层上收,最底层边长1.83米,第二层边长1.63米,第三层边长1.33米。字库塔身同样也是三层,每层高1.2米,以六角形雨厦分隔;底层下宽上窄,正面开有鸟笼状的小口,为焚烧处,留下烟熏火燎的痕迹,其余五边有浮雕的花草等图案;第二层各边分别刻有杨、郝、李、王等姓人士捐资名单和修建情况;第三层正面浮雕文武官员,右侧刻有修建年代字样。顶端为毛笔状。据笔者所知,这是离达城最近的字库,已成为一处景点。
大垭口的猴儿洞,洞口立于石壁之上,成群蝙蝠常年盘踞于此。洞旁巨石,高50多米,宽约20米,当地居民称阿诗玛巨石。
留在村里的故事
封口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少人肚子里装着一个又一个故事,也许三五几句,也许洋洋洒洒,都不离开本地的英雄故事、传说故事。
郝姓称之为乔男祖的人,为躲避战乱,打击土匪,当年在赤耳沟饲养战马,在大垭口(楼口门)挖掘战壕,保护族人,至今依稀可辨。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村民踊跃报名参军。据《新村乡志》记载,封口村有郝正智、袁长林、魏传甫等47人参加红军后失踪,1981年11月12日被达县人民政府认定为烈士。
金银宝的故事。传说如今八组的地方,古时梁上有一土包,方圆十米开外,孩童们每天都要那里去梭滑板,将土包滑出一条槽,第二天见到土包时又恢复如初。郝家先祖请算命先生前来察看。谁知算命先生使坏,让郝家先祖将土包推平修一个朝门,说将来会出大官。于是,郝家全员参与,挑灯夜战。在推土的过程中,一对金鹅儿从土中飞出,径直飞到了宣汉的峨城山,现场只留下了两个金鹅蛋。郝氏祖先们发觉不对,立马将土包还原,用条石保护起来,时至今日,后辈又将土包推平修建了房屋居住。
仙女庙的故事。相传几百年前,田家嘴、殷家浩、洪家湾一带交通闭塞,村民生活困难,很多男人娶不到老婆,不会做缝缝补补的事,而后面的半山却住有一名貌美如花的女子,光棍们便把破衣服拿去让这名女子缝补。这名女子还给他们做鞋垫、鞋子、治病。后来,当地的光棍们都娶到了老婆,田、殷、洪三大家族也人丁兴旺,安居乐业。多年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名女子,就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庙名叫仙女庙。
(本文采写中,除文中提及者外,还得到李雍、李鑫林的帮助,参考了传统村落申报材料,在此一并致谢!)
□达州日报社社区记者 郑景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丁畅)10月1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高武林深入公安基层一线,督导检查节日安保工作,看望慰问值班...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