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堂:百年建筑散发时代新韵

达州晚报 2021-09-24 10:11 大字

近日,山风习习,记者走进宣汉县君塘镇湾桥村,只见群山环绕中,盘踞着一座散发时代新韵的老建筑,守望一方水土安宁,点缀着如墨山水,勾勒出一幅唯美诗意的乡村画卷。

那座“镇村之宝”的老建筑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王氏宗祠——德文堂,这座过去破烂不堪的闲置老建筑,现在通过修缮焕然一新,与村庄发展规划融为一体,注入文化内涵,和村里的古树、古桥、古道完美交融,散发新时代的文化气息,让农村文化焕发新活力。

揭开尘封的历史

“春祀秋尝遵万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源流,堂势尊严昭奕代宗功祖德,孙支蕃衍喜迁科秋解春元。”来到德文堂正大门,只见四柱祠联熠熠生辉,横批“瓜绵椒衍”,昭示王氏家族的高功祖德,世代传承优良的家庭美德。

“德文堂的前身是王氏宗祠,王氏宗祠是王氏族人为了纪念入川始祖王清而修建的。”带领记者参观的君塘镇党委委员、副书记许仁豪讲述的德文堂故事,揭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永乐12年,明成祖朱棣的心腹大臣王清,掩护帝师唐瑜入川,追捕建文帝朱允炆。

在原达县中山寺,唐瑜、王清二人发现了朱允炆的行踪。此时的朱允炆已经皈依佛门,与世无争,对朱棣的政权没有任何威胁。

唐瑜、王清二人见到朱允炆后,觉得那时的他非常可怜,于是决定放他一条生路。他们禀报皇帝说,发现了朱允炆的蛛丝马迹,但是还没有找到人,需要驻扎在达州进一步寻找。事实上,他们住下来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建文帝朱允炆。

经皇帝同意后,王清驻扎在如今的通川区野茅溪一带,后迁居至宣汉县君塘镇(原王家乡)湾桥村,繁衍生息。时至今日,湾桥村群众仍然以王姓为主。其后人敬佩王清心善如水、不畏权势、刚直不阿的高尚品德,于是建堂修祠,以示纪念,便诞生了今天这座饱经沧桑的老建筑。

保留原味的修缮

“历经几百年风雨洗礼,德文堂的天盖、房梁、墙壁、立柱等破损比较严重,但却是湾桥村唯一一座保存比较不错的老建筑。”许仁豪说。

这座老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800多平方米,面宽11间,砖木结构、歇山式、观音兜、小青瓦屋面。德文堂由前面的贞洁牌坊、主建筑德文堂、内部的东西厢房以及后埭四部分组成,以前被杂草包围且破烂不堪。

湾桥村遵循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多方筹资,从2019年10月开始,湾桥村开始对德文堂进行19个月的维修,还在大门前配套建设了一个文化广场,于2021年5月底竣工。

“我们尽量利用建筑的原有材料,必须换新的部分也采用相似的材料及构造做法,对影响结构安全的在不影响外貌的前提下进行加固和调换。”湾桥村党支部书记符纯祥(以下简称符书记)说,在施工中,他们以现状测绘为依据,恢复建筑原有的整体风貌,进行原汁原味的修缮。现在的德文堂焕然一新,又散发出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

散发时代的新韵

“在保护修缮老建筑的前提下,我村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让德文堂散发时代的新韵。” 符书记说,德文堂已被改造成乡村会客厅,设置“记忆中湾桥”“奋进中湾桥”“展望中湾桥”三个板块,展示该村的文化、历史和未来,传承祖先遗留下来的品德、道德和美德,让农村文化焕发新活力。

傍晚时分,女主人站在灶台前,正在准备晚餐;劳作归来的男主人坐在火坑旁,点上一支土烟,一天的疲惫完全抛之脑后,留下的是乡愁中最深刻的记忆和那个时代的苦涩味道。符书记介绍,从正大门走进,右边的一副壁画展现一户普通农户的家庭生活场景,深刻描绘了记忆中的湾桥,唤醒了乡村“沉睡的风景”。

站在德文堂观望,正对面映入眼帘的是湾桥学坊、农民夜校和议事大厅,村里每周都在这里举行议事活动,成为村里的政治中心和文化高地,勾画了奋进中湾桥的宏伟蓝图。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漆楚良

新闻推荐

巴蜀民俗图志(11)

□冉奎谢兴双宣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提供宣汉县作为富硒茶产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独特的茶叶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经常开展茶...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