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三抓三促”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宣汉县为扎实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聚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优布局、打基础、补短板、建机制,以“三抓三促"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抓空间布局 “三个紧扣"促进产业发展大格局
一是紧扣高站位谋研判。围绕“冲刺‘百强县’、助力‘副中心’"总体目标,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建立“依托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整合相邻镇村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按照“高山药材、半山水果、低山种植、全域养殖"产业布局,连片发展“牛、药、果、茶、菌"五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二是紧扣特色产业谋布局。依托中药材、脆李(车厘子)、茶叶、食用菌等优质品种,打造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南坝中药材生产线;以庙安、南坝、毛坝、峰城-南坪、巴山大峡谷景区为核心,提升发展4个万亩以上宣汉脆李(车厘子)标准化生产基地,李子产业示范建设骨架不断扩大;坚持以巴山大峡谷-北部山区生态锌硒茶示范带为核心,建成漆树、石铁-樊哙、土黄等6个万亩以上茶叶示范基地;围绕“黄金黑木耳"、“老君香菇"两块牌子,每年稳定发展各类菇菌3000万袋以上,建立珍稀菇生产基地100亩以上,形成了连片发展,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三是紧扣优势产业谋出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集聚资源要素,发挥生态优势,整合项目投入,做大做强牛产业。全县牛饲养量达30万头,牛存栏18.5万头,年出栏肉牛11.5万头,牛业综合产值达30亿元以上,同时借力牛产业,挖掘牛文化,着力建成蜀宣花牛产业联合体1个,培育以“牛劲十足"“舒心阁"为代表的蜀宣花牛主题餐厅10家以上,打造全国连锁餐饮企业。
抓体制机制 “三个强化"促进产业发展软实力
一是强化政策抓保障。结合全县农业发展情况,成立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出台《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等相关政策。规范和完善种养殖用地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各类证照办理政策、专合组织和规模场资金支持政策,同时以特色产业为基础,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通过订单种养、参股入股等形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政策洼地,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科技筑支撑。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脱产进修、短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手段,强化乡镇农技站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提升。持续推进院县、校县合作,针对宣汉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通过社会引进和毕业生招聘相结合方式,积极吸纳急需和紧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筑牢人才支撑。
三是强化品牌树标杆。积极参与“川货全国行",加强“宣品天下"农产品公用品牌的推广与应用,以“宣品天下"为统揽,努力做响“蜀宣花牛"“宣汉脆李"“宣汉茶叶"“宣汉车厘子"“勤巴脆李"“黄金黑木耳"等农业区域品牌,扩大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影响力。
抓农旅融合 “三个突出"促进产业发展新业态
一是突出“互联网+"。以互联网催化农旅融合,通过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休闲旅游等综合性服务,依托农业优势资源,整合包装本地生产的特色农产品,通过“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交易,实现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和农副产品融合发展新模式。
二是突出休闲农业。围绕庙安花果山、胡家鸭池村等旅游景区,以种植、养殖、观光、体验相结合,建有农耕文化体验区、户外拓展体验区、果园采摘区、农产品展示区等休闲农业体验服务项目,依托脆李、稻鱼、桑葚等特色农业品牌,适时举办“稻田抓鱼"“脆李采摘"“桑葚采摘"等特色活动,有效提高农副产品知名度,服务乡村旅游,活跃乡村经济。
三是突出民俗旅游。成立巴山民俗艺术团,依据农村文化、民风民俗、乡土建筑和民族风情等发展民俗旅游。依托渡口土家族乡的土家族薅草锣鼓、土家族摆手舞、巴人钱棍舞、土家山歌等特色非物质文化,为当地民俗旅游注入新活力。
(宣汉县委组织部 王晖)
新闻推荐
邵革军在宣汉调研时强调 抓实重大项目关键支撑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谭楚甲)5月12日下午,市委书记邵革军在宣汉调研土溪口水库建设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