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土家族“薅草锣鼓” 田间地头的劳动山歌

华西都市报 2021-03-17 03:35 大字

薅草锣鼓赛歌会。

薅草锣鼓传习活动。

文献资料记载的薅草锣鼓“歌头”唱段。 曾业摄

“清早起来五方朅,五方雾得黢麻黑,黄云老祖豪光射,吹开乌云见日月……”大地回春,草长莺飞。每年春季,四川省达州宣汉县的“薅草锣鼓”,便会在田间地头“闹”起来。这一“田间艺术”在表演时,锣鼓齐鸣,歌声嘹亮,舞姿雄壮,颇具地方特色。

宣汉县的土家族人口总数近7万人,锣鼓的种类丰富。而“薅草锣鼓”,是当地仅有的只在白天表演的一类,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2008年,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薅草锣鼓”

已有3000多年历史

“在宣汉,‘薅草锣鼓’又叫‘贺阳春’,是开春以后在田间地头表演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宣汉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桂德承介绍,“薅草锣鼓”起源于古代巴人时期。那时的人们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蝗虫,同时为了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来演变成一种劳动山歌。

在现存的一些文献资料中,桂德承找到了“贺阳春”的“歌头”,讲述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来历和起源。神农“治下五谷”后,田间出现了蝗灾,天子“无法可治”,遂征集天下奇人帮忙。有两位“能人”被选出,一名叫陈宫,一名叫刘元。

这两人到底有多厉害?文献资料所载的“歌头”中说:“二人才储八斗,嘴伶舌辩,说得天花乱坠,唱得地湧金莲,歌场唱了三日,虫蝗忽然不见,天子龙心大喜,封为歌中状元”。

据考证,《周礼》中也有“击土鼓以乐田畴”的记载。“薅草锣鼓最早应该产生于西周时期,成型于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汉代。”桂德承告诉记者,据现有文献资料记载推测,薅草锣鼓距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宣汉县位于大巴山南麓,这里山高、路险、土薄,土家族人刀耕火种,靠烧荒种苞谷、巴山豆、土豆等作物为生。每年开春,正是野草疯长、害虫繁殖的时节,又是猴群、野猪最活跃的时候。为驱赶害虫和野兽、消除劳动疲劳,在薅草时,把锣鼓带到山上,边敲锣打鼓边大声喊唱,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田间艺术”。

后来,居住在这里的土家族人代代传承,一群人在地里锄草唱和,三五人在地头敲锣打鼓领唱,歌词有的是口头即兴创作,有的是固定的唱段,大多风趣幽默,只在白天表演,除了能为劳动者鼓劲外,还能起到监督偷懒者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发展“新名片”

致力打造文旅融合

“薅草锣鼓的表演形式丰富,以‘套曲’为主要手法,表现形式是器乐与声乐相结合,可以从清晨一直唱到太阳落山,而且唱词不会重复。”桂德承举例说,仅仅是清晨时段的唱段,就包含“观天”、“打露水”、“立五门”等多个套路,要全部唱完,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桂德承介绍,其中的“观天”,相当于天气预报和当下的农耕时令解读;“打露水”主要是提醒务农的人注意安全、传授农耕经验技巧;“立五门”则是祭拜东南西北中五方的神灵,祈祷本次农耕活动一切顺利,企盼将来能有一个好收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薅草锣鼓在宣汉一带特别兴盛。那个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锣鼓班子,有专门的“歌头”领唱,还有锣鼓手专门负责敲锣打鼓。几十上百人集体劳动,薅草锣鼓在旁边鼓劲加油,场面十分壮观。土地包产到户后,生产规模小了,集体劳动时的锣鼓班子多数解散,“薅草锣鼓”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2008年,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宣汉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大力打造巴山大峡谷等旅游景区,同时“用本土文化点亮旅游景区”。以薅草锣鼓为代表的一批文化遗产得以开发利用,在巴山大峡谷展现风采。

2020年夏季,第十届薅草锣鼓赛歌会在宣汉开锣打唱。参赛队伍穿着土家族传统服饰,唱、念、敲、打,声情并茂,韵味十足。为了让薅草锣鼓发扬光大,宣汉县已连续多年举办薅草锣鼓赛歌会,还在薅草锣鼓起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创建了薅草锣鼓保护协会,鼓励扶持传承人建立了薅草锣鼓传习所。

如今,薅草锣鼓已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同时也正在成为宣汉乃至达州市的一张文旅融合发展“新名片”。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新闻推荐

健康服务下基层 义诊活动暖人心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洪叶)温和体贴的态度、耐心细致的解释、重重复复的叮嘱、免费提供药物……近日,由农工党达州市...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