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厕所不臭了,群众竖起大拇指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2-16 07:30 大字

宣汉县新建的农村公厕。

□特约通讯员 张平 文/图

“真是太好了,再也闻不到臭味了,厕所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流出来的是清澈的水,不仅没了臭味,还可以施肥!以前呀,那才臭哟,特别是一到夏天,蚊蝇到处飞……”12月11日,笔者在宣汉县东乡街道办长扁村4组村民彭光碧家里看到,她屋侧边修建了玄武岩成品式三格化粪池,面对新修的化粪池,她竖起大拇指啧啧赞叹道。

“这种化粪池分为三格,第一格主要是厌氧发酵,第二格是沉淀过滤,第三格是贮存。经过这种严密的无害化处理后,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县农能办主任李大烜介绍道。

整村推进“厕所革命”

“我们家的沼气池又派上新用场了!”宣汉县柏树镇石板梁村村民杜大康乐呵呵地说。据了解,2011年杜大康家新建户用沼气池一口,建成后投入正常使用,不过这个沼气池只联通圈舍,无单独厕屋。2020年,他家新建房屋时,村上利用“沼改厕“项目,用PVC管道将杜大康、杜小平2户的厕屋与原圈舍、沼气池三联通,同时对沼气池进出料口、盖板、灶具管件进行修复,对沼气池场地进行了硬化,投资约1500元,既恢复了沼气池功能,又改成了无害化厕所,赋予沼气池新的功能,洁化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一池多用。

近年来,宣汉县高度重视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将农村“厕所革命”列入民生实事,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19年,宣汉县投入农村“厕所革命”资金2464.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525万元,省级财政投入425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14.5万元,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50个村8875户,其中,新改建厕屋5647户,新改建化粪池7863户,新改建农村公厕27座。各乡镇、项目村创新方法,建设一批标准较高、当地急需的农村公厕,有效缓解群众“如厕难”问题,提升了农村生活品质,受到群众欢迎。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020年,宣汉县出台了《关于开展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坚持“部门主导、乡镇主推、村委主责、群众主体”原则,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加大宣传督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落实见效。

实施过程中,该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重点示范推广砖砌混三格式化粪池、三联通“沼改厕”、玄武岩纤维三格式化粪池等三种技术模式,鼓励厕浴共建、厕污共治,推行宜分户则分户、宜集中则集中,宜自建则自建、宜委托建则委托建建设模式,千方百计保证农村厕所建设质量和效果。

同时,强化改厕后续成果,加强改厕后的服务和管理,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厕所正常运行。各乡镇(街道办)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组织农户抓好厕所管理维护和粪液粪渣清掏清运、利用等工作,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止发生偷排、乱排、乱泄的现象,防止出现粪污自溢污染环境的事故,充分体现“厕所革命”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健康效应。

2020年,宣汉县作为“三类”县,正建设农村户厕13个乡镇(街道)14个村2781户,新改建农村公厕41座,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后,全县农村卫生 厕 所 普 及 率 将 达 到93.5%。目前,全县已完成总工程量95%,大部分乡镇已全面完成,个别乡镇正加紧完成管道连接,盖板、排气管安装等扫尾工程。

新闻推荐

达州市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融资工作推进会召开

本报讯近日,达州市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融资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明确定位、规范程序,积极争取项...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