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男子汉 轮椅上的坚韧求学路
12月1日早晨7点,天还没大亮,山区的晨雾带着逼人的寒气。一位30多岁的女子,用轮椅推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走进了宣汉县三墩乡中心校。女子熟练地把轮椅上的男孩搂起来,放上后背背进教室,再小心翼翼地放在靠近窗子的座位上,扶正他的身体,把课本、作业本、学习用具整齐地放在课桌上……
无法站立的男孩
男孩叫陈苗(化名),是宣汉县三墩乡中心校三年级的学生,女子是他的母亲董品琴。陈苗自幼患病不能行走,从幼儿园开始,董品琴就用轮椅推着他上学,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时间回到2011年10月6日,家住三墩乡梨树村的董品琴夫妇欣喜地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陈苗。刚出生的陈苗有一双大眼睛,十分逗人喜爱。看着这个可爱的孩子,董品琴夫妻俩内心满是幸福和快乐,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
然而,陈苗近1岁时,还不能正常爬动,当时家里人以为孩子营养不良或发育迟缓,并没放在心上。等到1岁半时,陈苗依旧无法站立,夫妻俩开始着急了,带着孩子到达州、重庆、西安、上海等地医院检查。诊断结论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缩!这意味着孩子双下肢会逐渐丧失运动能力,以后不能走路,生活难以自理。
“只要有效果,哪怕是一点点好转,我们都会尽百分百的努力,还儿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董品琴夫妻俩四处打听,只要听说哪里有医治的办法,不管是大型医院还是个体诊所,他们都会带着年幼的陈苗去求医。中药、西药,偏方、草药,打针、按摩,医生介绍过的药物和康复方法,他们一一尝试。8年来,他们跑了大小医院和诊所近50家,花掉医药费近20万元。夫妻俩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陈苗的身上,期望有一天奇迹能够出现。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收效甚微,陈苗依旧没能站起来。
坐上轮椅求学
一转眼到了孩子读书的年龄,连站立都难的陈苗要上学困难重重。看着同龄孩子已经读完幼儿园上小学了,董品琴夫妻俩决定,再难也要让孩子去读书。2017年9月1日,6岁的陈苗坐着轮椅进入了幼儿园。
为了照顾陈苗读书,董品琴和孩子的奶奶每天轮流在教室里陪读,给他削铅笔、拿书本。害怕孩子感到孤独,也担心其他小朋友弄伤陈苗,就连下课时间她们也守在孩子旁边。陈苗的大腿根本不能发力,一旦摔倒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把他扶到座位上。在校期间,上厕所是陈苗最大的困难。每天等同学做课间操和吃午饭的时候,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陈苗才用专门准备的瓶子进行小便,大便要回家坐在马桶上才能解决。
受过磨难的人总是特别珍惜生活。陈苗虽然年幼,但特别懂事。他像一棵顽强的小草,用坚韧抵御着生活和学习中的“刺”。课堂上他只能双臂耷拉在课桌上,勉强支撑着上身,再用不听使唤的右手,别扭地握住笔杆,吃力地记笔记、做作业。虽然最近宣汉的气温只有六七摄氏度,但陈苗写几道作业后却累得满头是汗。“他写字很慢,老师叫他适当完成作业就行了,但他不愿意接受这种‘优待’。课余时间其他同学在玩耍时,他总在写作业。他爱看课外书,记忆力也很好。”班主任老师毛仕翠谈到陈苗时充满了怜爱,“在学校他很少喝水,总是想到自己上厕所不方便,不想给老师和同学添麻烦。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中午吃饭时,同学们都争着给他打饭洗碗。”
陈苗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没有运动能力,对知识的接收也比其他学生要慢,他把其他同学玩耍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从不打游戏,不玩手机,回家也很少看电视,床头上摆满了课外书。“放学回来,他做完作业,就背当天的课文,晚饭后稍微休息一会,然后靠在床头上看书,晚上9点关灯睡觉。”看到儿子如此懂事,董品琴甚是欣慰。
爱心助力前行
当地党委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都给与了陈苗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当地民政部门把他家纳入农村低保;学校减免了他的生活费,让他享受非寄宿生生活补助,特地将他所在班级的教室安排在一楼;班级成立了帮扶小组,他吃饭、上厕所等,都有老师和同学帮助;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为他捐款,帮助他治病。“我们全班同学都很爱护他,努力让他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毛仕翠说。
董品琴夫妻俩如今最大的心愿,仍是希望孩子能站起来。“以前我们干农活,就在地里铺床毯子,把他放在上面,有一次他身上到处都被虫子咬出了小疙瘩。有时候他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结果每次都摔得鼻青脸肿……”董品琴两眼闪着泪光,“8年了,我们一家人晚上没睡过安稳觉,闹钟每隔3个小时响一次,我们就起来给他翻身。看到别人的孩子健康成长,总想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吃苦受累真算不了什么,我希望孩子能健康,今后能自食其力。”说到这,坚强的董品琴也哽咽了。
而今,陈苗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他的脚不能正常伸缩,髋关节严重向左弯曲,膝盖关节向右弯曲,整个身子呈“S”形。他的髋部每天都紧缠着厚厚的绷带,晚上睡觉时还要把双脚捆住,所缠部位被勒出了一道道血痕。但陈苗没叫一声疼,没掉过一滴泪,他说自己要做个坚强的男子汉。
“孩子生在这个社会是幸运的,我们感受到了温暖。”擦干眼泪,董品琴脸上又露出了坚强,“我觉得很内疚,欠了儿子很多,我要尽力给他更多的呵护!陈苗逐渐长大,我会越来越老,我不知道能背他多久,但能背一天就坚持一天!”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张平 苏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谭楚甲通讯员焦胜)近年来,宣汉县在城镇居民小区探索推进“家园党建”,以党建“作媒”,以文化“筑...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