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场商业繁盛往昔

达州日报 2020-09-04 09:43 大字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话用在开江古镇普安,是再恰当不过了。普安场从明末最初的几家零星幺店子,发展到清道光年间的“商贾辐辏,宗邑巨镇”,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川东北名镇,商业无疑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商业铸就了它三百多年的辉煌,商业让它像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川东北大地。

商业从萌芽到辉煌

普安场商业的萌芽,最早要追溯到明末。那时被称作栾家场和新场的普安,只有几家幺店子,交易也只局限于油、盐、米粮等土产品。乾隆年间,随着新场迁址并更名为普安场,场镇规模扩大,商业随之兴起。一个外号叫“金百万”的江姓商人,见普安场人口增多,便做起了日常零杂生意。江姓商人的精打细算,加上庞大的消费人群,让他赚得金银满钵,积聚起财富的江家,开始在江家麻园修房造店,引来无数人艳羡。

店铺竣工之日,市民都跑去看热闹,六十多岁的曾太公(外号曾八爷)也乘兴而去。这个刚从湖南零陵县卸职归来,先前曾在云安(今云阳)做过引盐(官盐)和鉴定银子成色的官员,随大家看完江家麻园,又在街面上走了一圈,突然眼前一亮,普安场如此众多的人口,孕育着多少商机,自己为什么不可以试试?曾太公立即筹集资金,在普安西街修了九间印子房(铺面),并在正中最大一间铺面石门柱上,刻下“乾隆年间修建,曾氏昆仲立”字样。曾太公经营日用百货,同样赚得盆丰钵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门柱上的字迹还依稀可辨。

此后,普安场仗着周边平阳大坝的丰富特产,和东西驿路直贯、南北官道横穿的便利交通,商业持续发展。同治年间,杨姓商人开始经营麻布生意,并开设“杨氏麻布庄”;道光二十年(1840年),出现了药行(药商),规模虽小,却是新的开始。特别是光绪年间,商业蓬勃发展,各地商人纷纷涌进普安场,先是黄姓商人从江西来到普安,开起了“黄三益笔墨铺”,生产的笔墨广受新宁读书人喜爱;随后,从湖北来的沈姓商人,开起了“沈三益号”酱园铺,生产的酱油畅销新宁各地。

光绪末年,近邻东乡罗思举后裔罗之积,久闻普安场商业繁荣、人民富庶,便骑着马特意来到普安场,但见茶楼酒肆林立,街上人来人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他惊叹着普安场的繁荣,又暗地探访了许多铺子,结果发现如此浩大的市场,竟然没有一家售卖洋纱、洋布等洋货,这个见过世面的男人决定抓住大好机会,于是,以售卖绸缎的店铺“信泰昌”应运而生。“信泰昌”生意自然火爆,那些从没有见过洋纱、洋布的富贾大商纷纷涌进店铺,一时间门庭若市,不仅如此,它还开启了售卖洋货的新时代,为普安场商业注入了新活力。

受其影响,不久,商人李志合(外号李麻子)千里迢迢赶往苏州、杭州、成都、重庆等地,把绸缎、生丝等纺织品和日用百货运回当地售卖,由此,普安场出现了洋货与本国产品销售并驾齐驱的局面。

普安场的商业,从萌芽到发展,历经数百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走向辉煌。

商业繁荣之体现

据《普安镇志》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后,全镇设有大米、杂粮、土布、棉纱、食盐、食糖、白酒、桐油、蚕茧、猪牛、竹木等27个交易市场,一到三、六、九赶场日,来自本地及邻近县的商人摩肩接踵,把集市挤得水泄不通。

普安场商业的繁荣,体现在商店多、商品种类多、外来客户多。据镇志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普安中小商店约300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达522家;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镇有匹头店20家,屠宰销售商65家,旅栈业41家,斋铺12家,米粮店38家,土纱土布21家,食盐店44家,零杂日用百货店104家,中药店34家,铜铁锡器制作店4家,炒菜、面食店19家,榨房37家,零售酒店31家,丝烟店24家,印刷兼书店6家,绸布店8家,香烛冥钱店27家,土布店37家……这些数字看似枯燥,却真实反映了普安场商店星罗棋布的现实,这些商店经营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既有吃的、穿的、用的,还有玩的、耍的。众多商店吸引了大批客商,一到赶场天,街上人满为患,经营旅栈业的41家客店常常爆满。那些从涪陵来的布商,从开县、云阳来的盐商,从通江、南江、巴中、达平(万源)来的杂货商等,为住上客栈,许多时候不得不委托普安场的朋友提前与客栈联系。

商号众多、资金雄厚,是普安场商业繁荣的又一见证。据《普安镇志》载,资金在万元(以银元计)以上的大商号有十多家;资金在五千到三千元的中、小商号,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统计为38家。在资金雄厚的十多家大商号中,它们的经营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拥有资金上万元的曹永泰号,曾在正街开设斋铺,后来以经营桐油、开设丝厂、贩卖鸦片等为其主要业务;拥有资金一万五千元的阜丰字号,除经营桐油、蚕丝、鸦片、棉纱外,还做起了汇兑申票;经营桐油、棉纱的同时也收售鸦片的义成字号,最具创新精神,不再满足于境内经营,还将触觉伸向外地,除将主号设在普安,同时在万县、达县、宣汉、南坝、汉口设立分号,人称五口通商,不仅获得丰厚利润,还让本地商品走向全国各地。

此后,同驻达军阀刘存厚有联系的宣汉巨商冉仲馀经营的义厚生商号,黄惠生等经营的义昶字号、综合字号、同福字号,无不效仿义成字号,在万县、汉口等地设立分号,将本地桐油、鸦片、黄表纸、棉花等销往外地,同时从外地购回棉纱、煤油、土布、食盐等,销往本地,或销于偏远的贵州等地。

十多家商号中,以颜恭安、顾楷廷等成立的茂民商号发展最为迅速,这个以普安本号为基地,同时在万县等地设立分号的商号,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成立时,资金不过一万八千元。由于经营的全是棉纱、鸦片、桐油等大宗买卖,获利甚大,第二年即增至三万元,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增至二十万元。可惜后来随着颜恭安的去世,商号随即解体。

同合与仪记商号是大商号中经历曲折最多的,它本是从同福字号脱胎而来。当初,与黄惠生一同创办同福字号的驻军团长冉良臣,在获利甚厚的情况下,用商号资金到西康贩运鸦片,武装走私,致使商号资金链断,生意衰落。后来,两人将走私鸦片赚来的钱继续经营棉花、桐油、土布,将同福改为同合,并将业务重点转向汉口,生意再度兴旺。再后来,黄冉二人利用同合资金与军款,开办仪记商号,将主要经营的棉花大部分运往重庆分号。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仪记重庆分号已拥有棉花五万多斤。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九月二日,重庆发生火灾,仪记分号被烧,损失棉花两万多斤,余下的棉花全换成了金条,商号也随之偃旗息鼓。至于众多的中小商号,结合自身特点,找准经营方向,也搞得有声有色。

普安场商业的繁荣,还在于它是多种货物的集散地。普安地理位置特殊,其东、西、北是平阳大坝,盛产稻米,周边宝塔坝一带手工业发达、物产丰富,让普安成了开江商业中心;同时,普安地处通往宣汉七里、芭蕉,达县安仁、檀木,开县南雅等地的要道口,又成为这些地方乡土特产的集散地;此外,普安商号多在汉口、万县等地设有分号,除将本地产品销往外地,更将本地需要的棉纱、食盐、绸缎等从外地买回,再销往开江各地,普安又成了新品种及洋货中转站。如此种种,造就了普安集散地的辉煌,其交易规模之宏大、交易品种之丰富,实属罕见。

据镇志记载,与吃相关的大米,每场销量达二万三千斤,其中外销云阳、开县、宣汉及邻近乡约一万四千斤,全年销售达二百七十万斤以上,小麦、黄豆等杂粮,全年销售约一百六七十万斤;44家盐店,年销食盐约一百五十万斤;每年从开县购进红糖十多万斤,从内江购进红糖、白糖五千斤。与穿相关的土布,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每场交易达两千匹,全年交易超过二十万匹;抗战前,普安各商号每年从外地购回棉花约三十余万斤,棉纱约万余包(每包重约十斤)。

由本地出产销往外地的诸如蚕丝、桐油、鸦片等,数量同样可观。民国十九年(1930年),延年、义兴等地设在普安的缫丝厂,年产生丝五百余箱,全以高出本地一倍的价格销往上海;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普安各商号运往万县出售的桐油达三千多担;民国十六年(1927年),从普安运往宜昌、沙市、汉口等地出售的鸦片达一千五百担。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其他产品,如纸张中的黄表纸、毛边纸、草纸,山货杂品中的牛羊皮、猪鬃、茶叶、木耳、黄花、竹编、染料、卷烟等也销量可观。尤其是药材,药商们仗着资金雄厚,除购销本地产品,还将国外及国内广东、广西等多个省的药材,通过达县、万县集中进货,再实行赊销,以每年农历五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为比期,结财兑现。药商们还通过成立“师友会”和“药王会”等组织,团结起来,增强对外的竞争能力。

商业繁荣,催生着普安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最终成就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辉煌。

□林佐成

新闻推荐

宣汉县明月水厂建成投运

本报讯近日,记者走进建成投运的宣汉县明月水厂,一座现代化水厂矗立在群山之中,厂区内绿化地上种植的草坪、树木青翠可人,走进...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